願你長假出走八天,歸來毫髮無傷!

愿你长假出走八天,归来毫发无伤!

國慶長假宅在家,聽到兩件特別不幸的事。

鄰居一家出遊,還沒有出省,遇到迎面而來的大貨車撞斷限速杆,倒塌的限速杆橫穿私家車,五人當場殞命。

並非交通事故,而是一樁太過巧合的意外。

溫馨提示:節假日開車遠離大貨車。

另一樁意外發生在我二叔身上,考慮到國慶交通擁堵,他沒有自駕直接選擇坐火車,但就在上廁所的功夫竟然被陌生人夾斷了手指,過節變住院。

這兩件事,讓我覺得有必要再叨叨意外險。

1.

近期出爐的國內首份《意外傷害風險報告》,挺讓我意外的。上面說春節意外傷害風險最低,反而十一意外傷害風險遠高於其他時段。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有時候面對事故真的是深深的無力感。

買份意外險,太有必要。

在各種保險中,槓桿最高的就是意外險。

像國慶長假這種外出旅行,兩種意外險是必選項。

第一類,個人短期旅遊意外險,它保的是旅行途中一些非人為的意外傷害,比如骨折、摔傷、燙傷……

第二類,交通工具意外險,保的是在交通工具上發生的意外事故,比如乘坐飛機、火車、地鐵……

目前各家保險公司針對個人短期旅遊意外險產品,主要都抱著薄利多銷的目的,沒什麼賺頭的,便宜。

絕大多數人一年也出遊不了幾次,不管是跟團遊還是自助遊,直接買與旅行天數相符的短期意外險即可,比如3天、5天、7天、30天這種。

價格一般也就在30-50元左右,像支付寶上平時賣3元,現在特價1分錢。

愿你长假出走八天,归来毫发无伤!

如果經常出遊出差,可以直接上一年期旅遊意外險,一整年任何時候享有交通意外保障的權力,省去了多次購買的麻煩。

很多人喜歡自駕遊,自駕遊的風險比較大,儘管產險公司都會有強制保險,但保險額度比較低。

這種人群,建議購買綜合意外傷害保險

綜合意外險保障的範圍比較廣,無論出現意外、疾病、住院都可以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愿你长假出走八天,归来毫发无伤!

喜歡全家出動的話,可以直接購買一種具有“家庭卡”性質的家庭綜合意外險,這樣全家出行只要投一份意外險,一家人同時得到保障,性價比高。

說了這麼多,意外險在哪裡買比較划算?

途徑多了去了,各個保險公司的官網和第三方平臺。

典型的支付寶、大特保、新一站保險網等。

有人說,我買了意外險了,可以不買旅遊意外險了嗎?

兩者確實存在重疊的部分,但相對意外險來說,旅遊意外險更有針對性。

除普通意外險的身故、殘疾、意外傷害醫療,旅遊意外險還增加了緊急醫療運送、行李延誤、旅行延誤、個人財物證件丟失等保障,出行時很實用。

如果已買的保險中包含意外險,比如說已經買了壽險的,還是建議加一份意外險,在這風險較大的幾天,多一重保障。

2.

短期意外險與長期意外險哪個更划算?

個人覺得還是長期意外保險更勝一籌。

從長遠角度來看,長期意外保險平攤到每一天其實很便宜。

來算一筆賬,如果你經常外出,買短期航空意外險大概是20元,假設每年出行10次,就要200元。而如果直接買一年期的,價格可能才一百元不到。

另外,從保障範圍來看,長期意外保險的保障更全面。

舉個簡單的例子,綜合性的交通意外險就包括了坐飛機、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的意外情況,比專門的航空意外險保障範圍廣多了。

從抵禦風險方面來看,長期意外保險更全面。比如一年期的意外險含意外傷害、住院醫療、住院津貼,還附帶選購重大疾病保險,比幾天期的意外險划算多了。

意外險雖然性價比較高,但是也有一些奇葩的不賠的情況。

比如,猝死在意外險中被列為“免責”範圍。所以意外險不會賠償。(心疼加班汪……)

再比如,聚餐的時候吃到食物中毒,也不在意外範圍之內。

除非是3人或3人以上集體食物中毒,才視為意外事故,腸胃不好的小夥伴胡吃海喝的時候悠著點。

另外,喜歡戶外的小夥伴特別要注意,短期意外險一般不包含一些高風險運動的理賠,戶外玩耍需要買專業旅意險。

閒扯一句,不出門的你們都有哪些消遣……快給我留言。

*小貼士:我們平時說的意外險,其實包括“意外傷害保險”和“意外傷害醫療保險”兩個部分。買的時候重點關注“意外傷害醫療”保險額度,有些意外保險,幾十萬的傷殘身故保險額度,意外醫療保額竟然為零,這就有點坑了。

換個方式,從知乎知笨投資

笨投資正式入駐知乎平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