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湖州⑥」以審批服務最快最優市目標引領“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高質量趕超發展

「十问湖州⑥」以审批服务最快最优市目标引领“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高质量赶超发展

「十问湖州⑥」以审批服务最快最优市目标引领“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高质量赶超发展

以“十問湖州”為主題開展“提標杆破難題助趕超”專項調研,是市委聚力“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聚焦高質量趕超發展作出的重要部署。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專題調研中,我們緊緊圍繞“改革到位程度如何、還有哪些要啃的硬骨頭、營商和服務環境有沒有讓企業群眾滿意”等問題,從3月下旬開始組建調研小組、制定調研計劃,通過外出考察對標杆、基層走訪摸實情、開門納諫找短板,先後考察走訪了周邊4個地市、 2個縣區、 5個鎮村和29家企業,召開17次座談會,發放1000份問卷調查表,收集整理79條意見建議,在現狀分析、問題查擺的基礎上研究思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思路目標和對策舉措,形成了相關調研報告。

「十问湖州⑥」以审批服务最快最优市目标引领“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高质量赶超发展

1

現狀和基礎

“最多跑一次”改革啟動實施一年多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需求和效果導向,著力突破痛點和堵點問題,不斷將改革推向深入、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全市“最多跑一次”和“零上門”事項覆蓋率分別達到98.66%和51.15%,改革的階段性成效日益顯現,主要體現在:

1.企業群眾總體認可。問卷調查反映,有97.5%的受訪者評價改革成效比較明顯,98.7%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到政府辦事更加方便,95.2%的受訪者表示辦事只跑一次,其中78.8%等候和辦理時間在30分鐘以內,72.9%辦理結果實現立等可取;98.5%的受訪者表示辦事沒有提交重複材料、無謂證明或奇葩證明,其中91.2%辦事提交材料在5份以內,41.9%辦事只提供了身份證或營業執照。

2.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圍繞項目審批簡化和市場準入便利,我市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標準地+一窗服務”、食品經營許可“一窗受理、證照聯辦”等改革在全省先行先試。市本級首個承諾制項目“浙江亨通光網”從3月6日立項備案到4月13日核發施工許可用時39天,首個“標準地+承諾制”項目“華睿生物醫藥”從4月3日備案到取得施工許可用時兩個月左右。工商登記註冊全程電子化、 4項前置廢止、住所登記條件放寬、企業簡易註銷、 4類股權變更協稅鬆綁、 51項登記業務“審核合一”等“降門檻、快准入”舉措陸續推出,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今年一季度全市經濟主體達到33.4萬戶,其中企業8.85萬家,同比分別增加12.4%和16.4%。

「十问湖州⑥」以审批服务最快最优市目标引领“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高质量赶超发展

3.辦事效率持續提升。“五個大幅”目標逐步實現:在精簡審批服務事項上,累計精減事項近50%、辦事材料4633份, 373項實現“一證通辦”;在下放審批服務權限上,市級新增下放事項215項,市縣區審批同權率進一步提升至78.7%, 351項實現全城通辦;在壓縮審批服務時限上,累計壓縮辦事環節1297個,辦事時限9436個工作日;在提升網上審批服務能力方面,市級735個事項實現全流程“一網通辦”,測繪、質監等領域實現“零上門”全覆蓋;在降低審批服務收費上,全市普遍推行證照快遞等由政府購買服務的舉措,實施企業投資項目區域評價可為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95%。這些都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2

問題和短板

在調研中,企業群眾對審批服務的意見主要反映為慢、繁、累、難“四症”,慢在時間偏長、繁在材料太多、累在流程複雜、難在信息脫節,這些問題表明改革推進與企業群眾需求還不完全匹配,集中體現在五個方面:

1.惠及面不寬。部門之間、縣區之間工作推進不均衡,改革的“盆景”多、“風景”少。如“承諾制+標準地”等涉企審批領域改革,存在受益項目較少、標準地出讓比例偏低等問題,傳統審批模式沒有徹底顛覆打破;又如便民服務領域“一證、一窗、一網、一城”“四個通辦”率還不高,覆蓋事項還不多,便利化程度還不高,導致不少企業群眾享受不到改革紅利。

2.協同性不強。在跨部門、跨層級“一件事”的聯辦、快辦上,同步協調、擔當有為不夠,審批服務鏈不同程度存在脫節、梗阻現象,制約了辦事整體效能的提升。特別是A部門取消的審批事項在B部門仍然作為前置審批條件、項目審批多部門聯合機制尚未普遍建立、企業准入不準營等問題還比較突出,越是涉及部門多、越是垂直管理的事項,改革難度就越大、工作進展就越慢。

「十问湖州⑥」以审批服务最快最优市目标引领“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高质量赶超发展

3.共享率不高。據對66個市級部門調查摸底,目前共建有各類業務系統303個,其中省以上垂直建設的政務系統161個,首批需要歸集的451個數據目錄近三分之一集中在省以上系統,信息化建設普遍存在標準多樣化、資源專有化、數據碎片化的現象,帶來數據不歸集、低共享、難應用等問題,政務服務“一張網”作用發揮不充分,“網上辦、掌上辦、一證辦、多點辦”等工作缺乏大數據支撐,還落後於杭州、溫州等地區。

4.標準化不一。在投資審批、市場準入領域,對“標準地”、事中事後監管等標準規範的制定和執行還不夠統一明確。對照“八統一”要求,一些審批服務事項梳理不規範、辦事指南不清晰、“四減”工作不到位,導致企業群眾時常發生進錯門、跑錯路的情況,在不同地區、不同部門辦事體驗差異性較大,不同程度影響了企業群眾獲得感的提升。

5.配套度不夠。一些企業群眾反映對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工商註冊電子化登記和網上預約、多點辦理等惠企利民舉措知曉度不高,政府、企業、群眾之間的聯動不夠,點對點精準宣傳存在盲區;一些反映個別窗口人員業務不熟練、服務質量不高,能力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還有一些希望增加雙休日服務、移動支付服務、特殊人群綠色通道服務等特色服務,讓政府審批服務在更有效率的同時能夠更加貼心、更有溫度。

「十问湖州⑥」以审批服务最快最优市目标引领“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高质量赶超发展

3

目標和任務

下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要以打造審批服務最快最優市為目標,以政府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始終堅持“利民、惠企、提速”導向,實施顛覆式創新舉措,為湖州高質量趕超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政務環境。到2018年底,除法律法規對辦事程序有特別規定外,全市政務辦事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全覆蓋;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全面推廣,實現開工前審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涉企證照事項削減50%以上,常態化企業開辦3個工作日內辦結;市縣兩級事項全部開通網上申請, 60%以上民生事項實現“一窗受理、一證通辦、多點辦理、移動可辦”,85%以上事項實現網上審批,其中高頻事項實現全覆蓋,基本建成“半小時便民服務圈”。到2021年,一體化、集約化、標準化、智能化的政務服務體系全面建成,“一站+多點”佈局、“前臺+後臺”模式、“審批+監管”機制、“線下+線上”功能全面覆蓋,審批服務質量效率明顯提高,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化水平處於全省前列。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改革重點攻堅突破“六個提速”

1

加快“標準地+承諾制”改革,提速項目審批。細化“標準量化、服務前移、承諾即辦、當天發證”的流程細則,加快“標準地”等制度由省級以上園區向市縣產業功能區、由工業向商貿旅遊等第三產業、由試點項目向面上項目三維拓展,今年年內確保一般新建工業項目用地100%按標準地出讓。深入推進多評合一、服務前移;依託全省統一“網上中介超市”,共享專家資源,放寬市場準入;加快建設中介服務聯合體,建立一站服務、分類評價、聯合獎懲等機制,推動中介服務提速增效。健全以信用為核心的監管辦法,構建覆蓋投資項目全過程的“一次到位、聯合監管”機制。

「十问湖州⑥」以审批服务最快最优市目标引领“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高质量赶超发展

2

推行“涉企證照通辦+承諾準營制”,提速企業開辦。對備案類事項,原則上削減,實現“登記即備案”;對後置許可的準營類事項,除涉及公共安全外,原則上實行承諾制,“准入即準營”。鞏固“多證合一、證照聯辦”改革成果,對涉企證照通過集中進駐、數據共享,實現由市場監管“一窗通辦”。同步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發揮信用約束、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作用,健全對實施“承諾準營”和“同步備案”市場主體的配套監管制度,建立閉環監管體系。

3

建設“湖州數據大腦”,提速共享應用。構建“12N3”公共數據共享體系,即政務“一朵雲”,交換、共享“兩個平臺”,人口、法人、地理、信用、材料等“N個主題庫”和標準、安全、運維“三大體系”。建設全市統一、動態更新的公共數據資源目錄,建立實時高效的數據採集、校核、比對、清洗機制,提升數據歸集質量。推進數據共享應用,加快政務服務“一網一端一號一卡一機”等“五個一”建設,即浙江政務服務網的全面推廣應用,各類部門APP向浙江政務服務移動端全面融合接入,建成“12345”統一諮詢、預約、投訴平臺,高標準完成湖州市民卡的推廣應用,佈局配置政務服務自助一體機推進同城多點辦理。

4

「十问湖州⑥」以审批服务最快最优市目标引领“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高质量赶超发展

5

推廣“無差別全科受理”,提速集成服務。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打破按部門職能、按事項類別設置的窗口模式,堅持事項梳理、標準規範、系統對接、人員培訓“四個全面”要求,實行“一窗受理、部門分辦、全程網監”模式。深化跨部門、跨層級“一件事”流程再造,依託事權整合下放減少審批服務環節,依託網上辦理、數據共享打通審批服務堵點,全面實現“一件事情、一份材料、一網連通、一次辦結”。深化全科受理人員培訓,打破部門專業限制,將理論培訓和崗位輪訓相結合,全面提升隊伍素質。

6

加強配套建設,提速改革進程。建立權力清單、公共服務清單、證明目錄清單的梳理、調整機制,確保“清單之外無權力”;完善各級審批服務場所的硬件建設和軟件服務標準,以標準化促進審批服務規範化。借鑑南通、台州、南湖等地經驗,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試點探索行政許可權相對集中、跨部門職能歸併整合、前臺受理人員統一管理等改革措施,增強審批服務的協同性。全面推行政務服務一次告知、首問責任、預約服務、代理代辦等制度,暢通企業群眾諮詢、投訴、建議反饋渠道,打通服務企業群眾“最後一公里”。

這3篇文章6萬人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