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上的犍陀羅藝術|活動預告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發現“芳香之地”

——絲路上的犍陀羅藝術

主講:何平

犍陀羅藝術收藏家 獨立學者 旅行家

時間:6月23日(週六)14:30~16:30

地點:雜書館·新書館(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何各莊村328號紅廠設計創意產業園)

主辦: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孔夫子舊書網

*本次講座需要預約,請掃描文末二維碼報名

*現場需憑身份證簽到入場,請攜帶身份證並妥善保管預約成功的活動票

丝路上的犍陀罗艺术|活动预告

佛像細部及佉盧銘文,3—4世紀,平山鬱夫絲綢之路美術館

犍陀羅佛教藝術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國內的研究卻剛剛起步。

犍陀羅藝術吸收了早期希臘藝術,並將它與印度佛教思想相結合,形成了影響全世界的佛教藝術。早期佛教經典、菩薩造像、本生故事……這些我們眾所周知的佛教文化,其實都是由犍陀羅文明首次創造,並推廣到了全世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尊佛像也是在犍陀羅被“發明”的……

著名犍陀羅文化收藏家何平,從2011年開始,不顧險阻,多次前往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尋找、拍攝犍陀羅文化遺存和珍貴藝術品,親身感受歷史帶給人們的震撼。

6月23日,著名犍陀羅文化收藏家何平將做客“孔網讀書會”,在雜書舘分享他的犍陀羅之旅,展示他拍攝的珍貴藝術品,分享他旅行的見聞,講述犍陀羅藝術與中國佛教的前世今生。

【主講人簡介】

何平犍陀羅藝術收藏家,獨立學者,旅行家,親赴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拍攝犍陀羅紀錄片,央視今年內會推出。

【相關圖書】

丝路上的犍陀罗艺术|活动预告

《犍陀羅文明史》

孫英剛 何平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2

ISBN:9787108061621 定價:868.00元

犍陀羅佛教藝術有很高的知名度,國外有關的論著可謂汗牛充棟。而在國內,對犍陀羅佛教藝術做深入研究和全面介紹才剛剛起步。之前國內學界一直將犍陀羅視為域外,但實際上,犍陀羅文明和中國文明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對犍陀羅文明的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中國自身文明的特點和發展軌跡。 本書是第一本有關犍陀羅歷史、藝術的綜合性中文圖書,通過文字和圖像的結合,勾勒出這個曾經在中外貿易、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文明的輪廓和發展脈絡。

全書68萬字,500幅圖片,全面梳理了犍陀羅文明的脈絡以及佛教文化在此地區的發展演變歷史。書中所用大量插圖是作者何平親赴巴基斯坦和戰亂頻仍的阿富汗實地拍攝而來的。誠如為本書作序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外關係史專家餘太山先生所言:“犍陀羅佛教藝術有很高的著名度, 國外有關的論著可謂汗牛充棟。而在國內,對犍陀羅佛教藝術做深入研究和全面介紹才剛剛起步, 據我所知, 這是第一本, 因而彌足珍貴。”

【相關專題】

▼掃描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報名▼

丝路上的犍陀罗艺术|活动预告

----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

丝路上的犍陀罗艺术|活动预告

ID:sanlianshutong

長按二維碼即可訂閱

----

和友人交流,點擊右上角朋友圈

回覆好文,閱讀更多專題文章

回覆聽課,瞭解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