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國級拿到100萬元獎金轉眼就捐了 他可是咱浙江人

副国级拿到100万元奖金转眼就捐了 他可是咱浙江人

有這樣一位院士,他將自己剛剛獲得的100萬獎金稱為“這一生拿到的最重一筆錢”,但是轉眼,他又主動讓這些錢離己而去。而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年過八旬的自己,繼續實現青年時立下的報國志向。

至高榮譽,伴著整整100萬元獎金,徐匡迪謙遜地說了句:“受之有愧!”

就在幾天前,徐匡迪同夫人一起將這筆錢毫無保留地全部捐贈給了上海市久隆模範中學。他說,我們覺得,應該支持教育,因為中國發展需要的人才都是老師培養出來的,孔夫子說過有教無類,教育是所有人成長成才的基礎。

而這所受捐的久隆模範中學,與徐匡迪已有多年淵源。

上世紀50年代初期,青年時期的徐匡迪為了建設百廢待興的中國,放棄了自己的音樂理想,帶著“鋼鐵報國”的志向在1954年考入了被譽為“鋼鐵搖籃”的北京鋼鐵工業學院。

此後,徐匡迪長期從事鋼鐵冶煉方向的研究,他的學術思想及新技術也被世界同行所認可和使用。

此後,徐匡迪拒絕了瑞典方面給出的極為優厚的待遇,在完成原定項目後如期歸國,並在時任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的提名下出任上海大學常務副校長。至此,祖國教育事業,便成為徐匡迪心之所繫的另一件大事。

副国级拿到100万元奖金转眼就捐了 他可是咱浙江人

2004年6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為新當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頒發證書。

1995年2月,徐匡迪當選上海市市長,同年又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年2月,時任上海市長的徐匡迪在上海市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倡議,創辦一所完全免費的中學,讓優秀的貧困生不再因為經濟困難而失學。

正是在徐匡迪的倡議和推動下,上海市第一所免費高中——久隆模範中學於2001年9月正式開學。而作為久隆教育基金的發起人之一,徐匡迪更是從2002年開始就把自己每年的院士津貼全額捐贈給該基金。

據不完全統計,自久隆中學創辦至今,徐匡迪為了支持學校發展,把自己和夫人在國外講學報酬、出書稿費等捐給了學校的基金,總數超過60萬元人民幣。而此次捐贈,又是整整的一百萬。

對於這一切,徐匡迪還是用四個字來總結:這沒什麼。因為他做這些事的初衷從沒改變,那就是“立志報國”。

在幾天前的捐贈儀式上,徐匡迪為久隆學子們送上一副對聯:置身須向極高處,舉首還多在上人。他笑著說,希望同學們能記住在學校受到的教育,並將其作為未來人生前進的動力。

副国级拿到100万元奖金转眼就捐了 他可是咱浙江人

八年前,徐匡迪在舉行的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正式卸任院長職位。但是他退而不休,繼續主持並參與了若干國家重大科技發展戰略研究。

其實,徐匡迪的夢想還沒有完全實現。他說,自己和老伴都80多歲了,但是要爭取“活到第一個百年”,看到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浙江新聞+】

徐匡迪簡歷

男,浙江桐鄉人。1959年9月參加工作。198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上海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特殊鋼生產和電冶金、噴射冶金專家。

1954年至1959年在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系鋼鐵冶金專業學習。1959年至1963年任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系助教。1963年至1971年任上海工學院鍊鋼教研室助教、副主任。1971年至1972年在安徽鳳陽五七幹校勞動。1972年至1979年任上海機械學院冶金系助教、教師。1980年至1986年任上海工業大學冶金系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其間1984年至1985年任瑞典蘭德塞爾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經理)。1986年至1989年任上海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1989年至1991年任上海市教衛辦副主任兼市高教局局長。1991年至1992年11月任上海市計委主任。1992年8月任上海市副市長。1992年12月當選為第六屆中共上海市委常委。1993年2月再次當選為上海市副市長,後兼任市勞動工資委員會主任。1994年10月至2001年12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1995年2月至2001年12月任上海市市長。1996年3月任上海市紅十字會名譽會長。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市長協會副會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2001年11月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2002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長。2003年3月當選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同年9月兼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2006年6月連任中國工程院院長,2010年6月卸任。

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人民網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