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不宜久浸,煮茶你尝试过吗?

有了极为便利的电子控温系统帮助我们精确掌握水温,随手泡茶更加方便,泡茶时,讲究的水温、取水及时性的问题统统不存在了,日常品茶随处可见。

英国营养专家的研究表明,火煮的茶水比随手泡的茶水营养成分更加浓厚,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研究表明,茶中抗氧化剂在煮沸后的五分钟达到最高浓度,所谓抗氧化剂与茶多酚息息相关,在营养学家的多方研究下,茶多酚地价值更深次地被挖掘出来,让我们不仅了解了饮茶的好处,也获得了煮茶价值高于泡茶的新观念。

早在茶圣陆羽《茶经》的记载中,我们就得知,自唐宋时期伊始,人们就习惯用煮茶方式来饮茶。现如今的人们往往认为茶叶若经过长时间浸泡,成分会发生变化,只敢浸泡三四秒长则五六秒便倒出,唯恐失去其精华。

而实际上茶多酚正是在这细火慢煮的过程中充分析出浸润在茶汤之中,有着慢工出细活的滋味。茶多酚能充分清理人体中的活性自由基,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酶的活性,充分调动人体机能的活力,起到抗癌、抗变的功效,清除致癌物沉积在体内的毒素,并阻断有毒物质与人体细胞之间发生反应。

泡茶不宜久浸,煮茶你尝试过吗?

煮茶和泡茶两者是不同的饮茶方式,有着丰富的口感、赏心悦目的汤色这些共同的特征以外。泡茶还可以让人感受它每一泡口感的变化,而煮茶则有着稳定的口感。(欢迎喜欢喝茶品茶的朋友关注与分享)

如何煮茶?

1、方法:分直接煮和冲泡后再煮

发酵程度较轻的老白茶、铁观音等,直接放进煮壶里面煮;

普洱茶、岩茶等滋味比较浓的,适合先冲泡后再拿来煮,可避免煮出来的茶汤过于浓烈。

2、投茶量:投茶量应略少于冲泡的量。

3、水温:泡过的老茶,适合用温水煮茶;未泡过的,醒茶后入冷水煮,更有利于把茶煮开。

4、时间:以3-5分钟为宜。茶汤煮沸后1分钟,即可倒出茶汤,一般壶内要留一点茶汤,切忌反复沸煮。至于一道茶到底能煮多少次,要看茶的品质。

泡茶不宜久浸,煮茶你尝试过吗?

那么,在煮茶和泡茶之间又会有哪些方面的区别呢?(欢迎喜欢喝茶品茶的朋友关注与分享)

1、口感和香气的区别

泡茶主要掌握好茶叶的用量和水的温度,就能使茶的味道更好。盖碗易聚香藏气,不易走味。出水后看叶底,闻叶底都能够很直观的表现出来。

煮茶,能够把更多的内含物质给释放出来,茶汤滋味更丰富。煮出来的茶汤,口感更加软滑,味道也会更加甘甜。

2、改善水质

据茶器行家介绍,用生铁铸造的铁壶煮水,会出现山泉水效应,而用陶壶煮水,则能放出远红外线能量,使水分子小分子化。

煮出来的水,口感更加软滑,味道也会更加甘甜,可以改善及提高茶汤的口感。

3、补铁

生铁壶煮茶,会释放出二价铁离子,直接被人体吸收,为人体补充每日所需的铁质,可以达到补铁的效果。

泡茶不宜久浸,煮茶你尝试过吗?

茶叶不宜久浸,主要是因为茶叶中不仅开飞音,鞣酸等物质会大量浸出,影响口感和茶汤品质,而且已经浸出的有宜成分也会因为氧化等原因而遭到破坏。

茶叶在冲泡时,前几泡已经将大部分可浸出内含物质释放得都差不多了,如继续以100℃以下的热水或温水浸泡下去,意义就不太大了。而此时,如果用沸水熬煮,效果就不一样了。

有很多茶客与我交流时表示,非常喜欢煮茶,煮出来的茶汤旺旺让人欲罢不能。煮茶的茶汤浓稠,甜滑,甚至还会有不一样的香气,确实是冲泡所无法达到的。

煮茶虽好,但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煮着喝。一般来说,煮茶一般选用两种茶,一种是发酵重的茶叶,如熟普、六堡茶、老茶头、老茶婆、红茶等。还有就是年份较长的陈年老茶,比较适合用煮的方式品饮,比如老白茶、老普洱、陈年岩茶、陈年铁观音等。

本人会不定时更新高质量好文,欢迎喜欢喝茶品茶的朋友关注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