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曲解了的“学而优则仕”

文|陆以外

一直被曲解了的“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这一直以来都被长辈对后辈当作激励的一句,其实它的内涵也一直被曲解着。

长辈对后辈们激励的意思大多是,小明呀,好好学,学习优秀之后就可以去当官了。这个理解是不对的。那么,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

这句话的出处是《论语.子张篇》,出自子夏之口,其完整的面貌应该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长辈们之所以会有如今这个占之大多数的错误理解,大概首先错就错在对这个仕字的理解,将它与仕途的仕理所当然地联系在了一起,其实不然,这个仕应与事相通才更合适一些,仕在这又应是动词,所以解办事,为事。另外一个关键字就是优,在如今错误的理解中,优理所当然地被解作了优秀,其实亦是不对的,在这它更准确的解义应是“富余”,有余力。如此这样的话,那“学而优则仕”的意思应是,学习有余力的时候就应该去办事。

这样看来,这句话的意思和意境就全都变了,错误理解的那个意思,基本上是向后辈们道明了学习的一条出路,而且这条出路好像是与生俱来的,给人一种因为“仕”所以要“学而优”的强逻辑关系,好像是在鼓励后辈们,好好读书呀,书读好了,就可以做官了,至于做官之后会怎样?你懂的。做官在这仿佛成了一条至高无上的出路,充满了一种味道,什么味?对,功利的味道。但如果按本小篇对这句话的理解,它就变得中性起来了,学习好了之后就应该要去做事,这基本上是在鼓励实践,学习到的知识是应该要运用到具体的事务中去的,这具体的事务自然也包括为官了,但远不止于为官,这既是学习的目的,其实也是对知识的检验和完善。正如后半句“仕而优则学”,办事有余力就应进一步学习,学习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一方面为了不断进步,一方面大概也可以涵养德性了。这样一串联起来理解,意思和逻辑才是通的,而且境界呀,无疑也比如今大行其道那个版本的理解高出太多。

这样简简单单一个讨论,好像就对比出了,咱们如今的价值观,号称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但对价值的提倡,似乎是,连两千多年前的孔老爷子们都不如的样子哦?!

很多人都喜欢在言谈中抛出一两句类似“学而优则仕”这样的经典句,常用的比如还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刑不上士大夫”,等等等,其实常表达的那个意思,都是错误的理解,像“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意思并非是如今说的“贫穷的夫妻在一起过日子百事都会很悲哀”,它表达的其实是作者对去世妻子的思念之情,因为妻子在世时和自己过着钱不多的日子,所以特别思念。

所以,抛经典不是不可以,但真的可以先查准了语句的意思再用,特别是对后辈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前辈们,因为你们错误的理解,错的可不只是一句话语的错用,而是一种错误价值观的灌输,这显然就不是小事了。这真的不难,如果懒于或没空去翻那些故纸堆,大可以活用互联网,查一查,很方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