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美國想一直保持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成為人工智能全球標準的制定者,成為人工智能領域全球思想的領導者;並按照國內和國外兩條發展路線做足了準備……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人工智能不僅能對經濟產生實質性和持久的影響,還將成為防務和國家安全日益重要的技術;同時還將深刻影響網絡安全,情報分析和軍事等安全問題的未來。人工智能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都在制定國家戰略,致力於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對此,目前攪動全球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美國怎麼看?怎麼做?美國想一直保持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成為人工智能全球標準的制定者,成為人工智能領域全球思想的領導者;並按照國內和國外兩條發展路線做足了準備……

1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

英國:2018年4月16日,英國發布《英國的人工智能:準備、希望和可能?》。英國議會人工智能委員會主席表示,英國希望主動建立充滿活力並能創造利益的人工智能產業,以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領導者。2017年3月,英國發布《英國數字戰略》將人工智能視為可幫助發展英國數字經濟的關鍵領域。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歐盟:2018年5月15日,歐盟發佈《歐盟研究與創新新議程》。歐盟官員表示,歐盟有世界級的研發和工業基礎,但歐盟必須在新技術浪潮下做得更好,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循環經濟方面要迅速採取行動,成為全球的領導者。

歐洲議會最近發佈了關於機器人學的民法規則報告,該報告突出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提供的機會,並鼓勵對這種技術進行投資,以便歐洲能夠在人工智能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加拿大:2017年3月,加拿大啟動了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戰略,其目標是將加拿大建立為人工智能研究的全球領先者。該戰略有四個目標,其中包括增加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和畢業生人數;建立三大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發展全球思想領導力,在人工智能對經濟、道德、政策和法律影響方面發展全球思想領導力;並支持國家人工智能研究團體。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日本:最近,日本政府發佈了一項旨在加強工業界,政府和學術界在機器人相關問題上的合作的新戰略,併發布首次對日本人工智能網絡問題進行系統評估的評估報告。早在2016年4月,日本就成立人工智能技術戰略委員會,制定人工智能的開發和商業化路線圖。《2017年日本復興戰略》提出推動開發遠程醫療和自動駕駛汽車的人工智能,以解決日本工人短缺的問題。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中國: 2017年7月中國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計劃在2030年前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2017年12月,工信部發布的《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等等。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2 美國的反應?

面對各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雄心勃勃的戰略規劃,美國對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最為警惕。限於篇幅,本部分僅概要介紹美國對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的看法和舉措。美國認為,人工智能是主導未來技術的基礎,中國正在通過投資、勞動力建設等強化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對美國的優勢構成威脅。美國正在準備動用各種措施遏制中國的發展。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1)讓美國成為人工智能發展最知悉的國家,尤其對中國人工智能的情報分析

美國對各國的人工智能發展進行系統的跟蹤與評估,尤其集中跟蹤中國人工智能發展,信息獲取無所不及。美國國會的相關信息甚至提出,中國正在評估美國的軍事技術和美國未來的戰略和理論,並找出弱點和差距,從而為發展中國自己的優勢所利用。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TA)提出,事實上,中國人工智能領域許多規劃和建議都採用了奧巴馬政府2016年發佈的一系列人工智能報告的建議,比如2016年10月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的《人工智能的未來準備》,以及《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規劃》等。

(2)中美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競爭正在被貼上冷戰的標籤,人工智能成了影響地緣政治博弈的砝碼

歐亞集團將全球科技冷戰列入2018年全球十大風險之一,指出科技領域是中美兩國競爭的關鍵領域,這種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兩國的科技巨頭正在加速掌握人工智能和超級計算機等高投資密集型產業和下一代技術。在未來的幾十年裡,勝利者可能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佔優勢。

(3)美國認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掠奪」,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美國認為: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領域近年來越來越多地吸引了中國的資本,中國對美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快速增長,美國開發的尖端技術可能被中國用來加強其軍事能力,甚至加速其戰略性行業發展。美國認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鼓勵國內人工智能企業與國外主要大學,研究機構和團隊之間的合作。為了應對中國人工智能等高技術產業的威脅,美國目前正在對出口管制法和 CFIUS 進行改革。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4)對中國可能獲得高技術的渠道進行更加嚴格的管控,尤其是人才

美國國會有議員指出,多年來,專家們一直對外國人才計劃及其在推動技術轉讓方面的作用提出警告。例如,中國的「千人計劃」旨在吸引學者回到中國,並參與到中國尖端研究中,以實現中國在2049年成為全球領先科技強國的目標。美國聯邦調查局也提出警告,中國的「千人計劃」和類似的其他舉措也為經濟間諜活動提供了渠道。並呼籲為參與外國人才計劃的專家設立限制。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3 美國怎麼做?

美國為了確保在人工智能領域一直處於全球領導者的位置,對外遏制競爭對手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對內確定了綜合的國家框架體系。

(1)2010-2015年: 大量投入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夯實創新的來源和基礎

根據文獻情報分析,以及來自美國政府發佈的相關報告,人工智能走上快速發展軌道始於2010年左右。美國政府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2013年~2014年,美國政府支持的關於「深度學習」或「深度神經網絡」的專利數量急劇增加;對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的風險投資增加了四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對人工智能持續投資,未來投入人工智能基礎研究的資金每年將超過1億美元以上。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2) 2016年:完成人工智能國家戰略層面的設計

2016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分委員會,接著要求國家科學和技術理事會(NSTC)技術委員會下設機構的網絡和信息技術研究與開發分委員會(NITRD)成立了跨部門聯合機構人工智能工作組。

2016年6月: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發佈了人工智能的未來信息的公眾意見徵集,並於2016年9月發佈了徵集意見報告;

2016年10月:美國發布《人工智能的未來準備》;

2016年10月:美國發布《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規劃》;

2016年12月:美國發布《人工智能、自動化和經濟》。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3) 2017年,確保美國是人工智能最知悉的國家,並完成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層面的體系建設,討論政府如何在監管之外發揮更大的作用

召開國家層面的峰會和論壇,探討人工智能的深層次問題,涉及道德、監管、勞動力等,主要的峰會和論壇包括:2017年1月,美國社會科學聯合會年會組織的關於人工智能與經濟的討論會;2017年7月,美國總審計長召開了人工智能論壇;2017年9月,由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舉行的「人工智能的經濟學」會議。

推動政府數據開放立法。由於數據是人工智能的燃料,政府數據開放法案使所有非敏感的美國政府數據免費提供給公眾。《政府數據開放法案》已經美國眾議院通過,正在參議院審議。《政府數據開放法案》被認為是人工智能領域,政府機構在監管之外發揮重要作用的舉措之一。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4) 2018年,著手構建人工智能系統國內法律框架體系、評估體系、科技情報體系,人才培養體系等,同時致力於成為人工智能全球標準體系的制定者

法律框架體系。目前美國國會正在推動著眼於確定美國未來人工智能領導地位的 3 部法案:2017年人工智能未來法案、2018年人工智能勞動力法案和2018年國家安全委員會人工智能法案。

網絡安全:強化政府機構在監管之外發揮重要作用。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發佈《提升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的框架》。5月4日,美軍戰略司令部旗下的「網絡司令部」升級為獨立的聯合作戰司令部;5月14日,美國能源部發布《能源行業網絡安全多年計劃》;5月15日,美國國土安全部發佈網絡安全戰略等等。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評估體系:美國正在構建人工智能國家層面的評估委員會。同時正在對人工智能的對美國經濟、勞動力和競爭力的影響,人工智能涉及的隱私和道德標準,人工智能的算法、系統部署等進行分層評估、循環評估。比如,2018年3月,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發布《人工智能的當前和未來前景》評估報告;2018年4月,美國國會服務局發佈《人工智能與國家安全》評估報告。2018年3月,美國政府問責局提交給國會的《人工智能:新興機遇、挑戰和啟示》等等。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科技情報體系:特朗普首次將「科技情報」一詞明確納入《國家安全戰略》。根據美國國防大學科技情報學院院長萊恩福爾摩斯的分析,科技情報納入美國國家戰略優先事項中的具體表現:為國家技術安全提供技術發展預測、以及重視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6個方面。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全球標準:通過私企——公私合作——國家標準——全球標準的路徑,確定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全球標準的路徑。比如,目前美國正在通過 OpenAI 等人工智組織先在社區形成一系列預先約定的公約,這些公約可以成為法律的模板。最終確定人工智能領域的道德規範標準體系。

人才培養體系:確定投資人工智能研究,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框架體系,為應對未來人工智能人才挑戰,比如4月成立的「21世紀勞動力委員會」等等。

人工智能領域的群雄逐鹿,美國的反應?

4 小結

為了保持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一直處於全球領導者,也就是「老大」的地位,美國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已經或正在做足準備:

對外:(1)採取讓美國成為人工智能發展最知悉的國家,也就是發揮科技情報的力量,讓全球每個角落人工智能發展的情況都到達美國;(2)通過各種手段遏制競爭對手的發展,尤其是首先遏制中國的發展。

對內:構建綜合的國家框架體系,為成為全球的領導者鋪平道路,包括繼續投資基礎研究,構建人工智能系統國內法律框架體系、評估體系、科技情報體系,人才培養體系……

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對內對外的策略應該至少為想在人工智能成為全球領導者的國家(地區)提供一些或思考、或借鑑、或應對、或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