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除了雷達紅外複合導引頭之外,世界上還有什麼類型的複合導引頭?

上帝之杖

圖注:雷神公司的GBU-53B 第二代小直徑炸彈

除了雷達/紅外複合之外,還有很多體制的複合導引頭。理論上來講雷達(包括主動、被動及釐米波、毫米波等不同波段)、紅外(包括點元、多元、成像、致冷型、非致冷型等等)、可見光(電視)、激光(包括半主動、成像等)都可以進行雙模、三模甚至三種以上多模的複合。

現在研究和應用比較多的是雙模導引頭。如紅外/激光測距複合導引頭,已經在巡飛偵察彈上應用,通過對目標的偵察定位,可自身攻擊目標外,還可以引導其他彈藥,實現彈與彈之間的協同作戰。紅外成像/雷達半主動複合導引頭,已經在美國的艦載防空導彈“拉姆”上應用。此外,還有主動雷達/半主動雷達複合導引頭,紅外雙色複合導引頭等。從目前技術成熟度來說,紅外成像/激光半主動複合導引頭,紅外成像/半主動雷達複合導引頭等相對成熟,主動雷達導引頭/激光成像等相對較新的導引頭複合時難度很大。總體來說,目前複合導引頭主要還是“雙模導引頭”。下一步,複合導引頭肯定會發展“多模導引頭”,即集成至少三種體制的導引頭。美國在這方面研究走的比較靠前了,如毫米波主動雷達/非致冷紅外成像/激光半主動三模複合導引頭,由美國雷神公司研製的,在其空射型防區外小直徑炸彈(GBU-53/B)、網絡化巡飛攻擊導彈(PAM)等精確打擊彈藥上應用,閉環飛行試驗已經獲得成功。

複合的模式越多,導引頭越複雜,每一種模式都需要相應的敏感器件、機械及電子組件,在有限的彈載空間內集成,小型化存在很大的技術難度,這些困難都需要未來不斷研究加以突破。不管怎麼說,複合導引頭採用複合制導方式可以適應複雜的天氣及戰場環境,具有較強的戰場適應能力,複合制導技術將各種探測器的優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武器系統的綜合性能大大提高,所以這項技術可以說是最有發展前途的制導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