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有情懷 想當好“園丁”

学霸有情怀 想当好“园丁”

学霸有情怀 想当好“园丁”

劉思聰 性別:男

成績:2008年福建省高考龍巖長汀縣狀元

院校:清華大學電子系信息與通信工程

現職: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通信工程系老師

“考神”“長汀縣狀元”“思聰學長用過的參考書”……如果你搜索“2008福建高考”或“當年的高考狀元”等關鍵詞,仍有關於劉思聰的“江湖傳聞”。

劉思聰的老家是龍巖長汀縣,2008年高考成績665分,排名全省第八位。從2008年到2018年,今年29歲的劉思聰已經從清華大學以博士生身份畢業了。現在,他是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通信工程系的一名新老師,今年3月剛剛加入廈大。

他說,從小就有當老師的情懷。因此,當得知有加入廈大的機會時,他沒有絲毫猶豫。

直面挫折

調整心態“往前走”

初中開始,劉思聰的學習就比較穩定,基本是全校第一二名。對於學習成績優異的原因,他有總結過:“我沒有任何一個階段是鬆懈的,尤其是從初中開始。”

劉思聰把學習比作一環扣一環的鎖鏈。他說,如果中間一環斷了,後面是很難接上的。當然,他並不是透支學習。

劉思聰認為,學生要“相信老師”。老師教學研究幾十年,從概率講,會比學生自己探索準確率、效率都高得多,老師們總會研究出最科學的學習方法。

劉思聰的做法,是在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任務的基礎上,自己去找參考練習書。劉思聰以“跳一跳能夠得著”的原則去找參考書,不斷提高自己解決難題的能力。

在中學時期,劉思聰可以說並沒有太多努力就獲得了好成績。可到了大學,上課的速度和總量飛躍提升。劉思聰用了半個學期的時間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一開始成績排到全系六七十名,打擊還蠻大的”。

剛上大學的劉思聰,和很多人一樣,都遇挫了。大家來自全國各地,原本都是數一數二的,但進入大學後跌至一二百名,有些人後來放棄了。

但劉思聰調整了過來。他說,自己有個信念:“到了這麼好的學校,要珍惜這個機會。”通過調整學習方法和心態,劉思聰慢慢地“往前走”,終於進入全系前20名,隨後直升博士。

授人以漁

當好老師指引學生

劉思聰說,從小到大,他遇到很多好老師,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關心學生,認真負責。尤其是大學時代,劉思聰的博士生導師是一位儒雅謙遜水平高的學者,能做到德藝雙馨。

受到良師益友的影響,劉思聰十分嚮往做學術和當老師。他認為,做學術,是一種創新的長遠事業,有挑戰性、有成就感。而當老師,是因為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影響學生,改變自己或發揮潛能。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經驗幫助學生更順利地找到學習方法。”劉思聰說,看到學生健康成長,在各行各業都能做得很好,是他最欣慰的事情。

對於未來的規劃,劉思聰還在探索中。他十分感謝老師的指引:“他們以自己的經驗、水平和眼光給了學生一個方向,這也是老師的價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