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是如何做選拔弟子這件事的?

江湖上是如何做選拔弟子這件事的?

這幾天,被西安的小升初升學搖號刷屏了。沒有科學的規則與定律,它被一種偶然所控制著,這種偶然的背後總是造就必然的不公。

可是任何一種選拔從來就不是一種偶然,在一串看似零亂的名字背後,我們發現了某種無法割裂的聯繫。

如同曾經的江湖。

江湖上出身雖然不能決定你的最高點,但一定決定了你的起點。你為何能拜入名門,可我卻只能入了一個無名無姓的小門派,你光報師門的名號就能嚇跑野狗,而我報了師門的名號反而被人像狗一樣追打。

這是什麼道理?這個世界哪有絕對的公平。

01 “江南七怪”的教學主張

眾所周知,江南七怪是郭靖的老師,在蒙古教他學武功。

這七個便宜師傅,郭靖是沒得選的。該是時候上學了,你就得進個力所能及的學校。

七怪的武功不高,盡是些入門打基礎的功夫。但是武功不高的人闖蕩江湖為了保命,又必須龐雜,所以郭靖學不到什麼一流功夫,特別是內功。

江湖上是如何做選拔弟子這件事的?

從小學到大,自然武功奇差。機緣巧合,全真教的高手馬鈺看不下去了,偷偷地跑來,悄咪咪地教了郭靖內功。注意,是瞞著七怪的。

結果小郭靖內功大進。

七怪搞清楚事情原委之後,是什麼反應呢?先看老七韓小瑩喜道:“孩子,是這位道長教你本事的嗎?你幹麼不早說?

注意,“喜道”,人家七師父很高興,為郭靖感到歡喜。

其它幾怪的反應也差不多,當搞清楚郭靖不是交了壞人後,都是替孩子高興。連脾氣最怪的大師父也不例外,書上說是對郭靖“更增憐愛”——不但不怪郭靖劈腿,反而更加疼孩子。

這種事發生不止一次。有一次,郭靖和他們幾個月不見,忽然又武功大進,甩起降龍十八掌來了。

幾怪是什麼反應呢?先是“面面相覷”,隨即“都是又驚又喜: ‘靖兒從哪裡學來這樣高的武功?’”等知道了是洪七公教的,這幾位又是 “十分欣喜”。

好暖的一個“又驚又喜”。只有一心為郭靖好的師父,才會這樣又驚又喜。

接下來的一個細節更感人。當他們聽說洪七公還沒正式收郭靖為徒,立刻說:“都說可惜……吩咐他日後如見洪七公露出有收徒之意,可即拜師。”

你看,他們讓郭靖“可即拜師”,比郭靖還著急。我覺得郭靖當時心裡肯定暖暖的。

要知道,在當時的江湖上,門戶之見是很深的。做徒弟的劈腿跟著別人學武功,那等於是直接打師父的臉。

好在,現如今的江湖門戶之見已經幾乎消失殆盡了。以前政策三令五申不讓孩子學奧數。但是我猜想,一旦班主任發現了自己班的孩子出去培訓班竟學了奧數,心裡應該也是暖暖的。

02 嶽不群和他的華山派

與江南七怪行事方式截然不同的是華山派。

看看嶽不群就知道了。發現令狐沖學了別的功夫(獨孤九劍)後,他那醋勁大的,整個華山都酸了,把令狐沖嫌棄、防範、排擠成什麼樣了。

華山派本是個二流門派,在金庸武俠世界裡算不得多麼高明。但是,二流門派也足夠讓一個江湖眼紅的了,你看看洛陽金刀王家對嶽不群的態度就知道了。

那些年,華山派來人丁凋零,弟子之中武功最高的就是令狐沖了。令狐沖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能被華山派掌門人嶽不群收入華山派當個大弟子,除了骨骼清奇長的英俊外還得看命。

這幾率要是放現在搖號,你站人堆裡絕對想都不敢想。

但是全國有幾個華山派?這事在當時就沒什麼公不公平。

華山派也就七個弟子,放江湖上哪個都是別人不敢惹的。除了令狐沖外其他弟子武功有多高,也是不見得的。但就是他們出身名門,報名號就足夠了。

好在出了一個令狐師兄。說明師傅眼光不錯,這徒兒能光大門楣。一個好師傅,總是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弟子的。

但是傳統的江湖總是走不出自己心裡那點小九九,徒兒後來出息了,武功高強,可不能比你師傅還高。

江湖上是如何做選拔弟子這件事的?

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嶽不群的立場上想一下。

令狐沖這個小子,是自己辛辛苦苦從小教育大的,可後來呢,他不停地攀高枝,登龍附鳳,結交的都是大人物,武功也越學越強,自己教的功夫越來越不在他眼下。

而且令狐沖跟別人學武功還瞞著師父,總之從來沒先徵求過他們的意見,被識破了還嘴硬不說。半個江湖都知道令狐沖是個絕頂高手了,嶽不群還不知道。

嶽不群多疑,自己心裡都調侃自己: “你們徒弟可瞧不上你們啦”“人家飛上高枝啦”。

這和我們今天的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的性質完全不一樣。現在這是升學,是程序,誰都能理解。那時候這是改換門庭,是腳踩兩隻船。

可見,傳統的江湖真是一點也不好。

對於舊規則的顛覆和革命,是多麼的重要!

03 這種事得看緣分

很多時候,一種規則被替代並不是因為它有多不公平,而是人們已經厭倦了它的不公平。

新的規則就一定公平嗎?恐怕未必見得。

換個玩法,先堵住一部分人的嘴,再給一份人希望,其餘的那一部分人就無所謂了,這也是一種公平,或者說平衡。

在近年來興起的仙俠類小說中,隨便舉幾個例子,如蕭鼎的《誅仙》和貓膩的《擇天記》,又如國王陛下的《從前有座靈劍山》,選拔弟子從來都是得考試的。

誅仙中的“青雲試”,沒點仙緣你還敢想入青雲?

擇天記中考官專門選有權有勢的,平民子弟還是別想了吧。

從前有座靈劍山,不看出身,但從小不吃仙界靈丹妙藥長大的,也壓根別想進師門。

……

總之就是一句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其實,所有的小說窮盡了想象力,歸根到底也只有兩種選拔人才的方式,一種就是考試,簡單直接;另外一種就是看“緣分”了。

施主你施捨點身外之物,讓你入了少林達摩堂,跟著首座日夜研習七十二種絕學,和土豪做朋友,這也是種緣分。

江湖上是如何做選拔弟子這件事的?

唯獨江南七怪收徒弟沒有這麼勢力。並且只要孩子長了本事,他們就一心高興,打從心眼裡歡喜。他們對郭靖真是心如明燭,我能照亮你多遠,就送你多遠。

每當看書讀到這裡,都覺得很溫暖。

04 還是搞點事情最重要

當然,最勵志的說法是:能力最重要!

古往今來,有能力就不會被坑的故事數不勝數。遠的不說,就說下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

許多人很羨慕梁山上的生活,可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關鍵是不要錢!那麼問題來了,什麼人才可以上梁山?

江湖上是如何做選拔弟子這件事的?

我大致總結了下,不外乎如下四種:

第一種是被人陷害。這個群體裡的好漢,以林沖林教頭為代表,可以從一定層次上直接代表著官逼民反的人。除此之外,還有盧俊義員外,和青面獸楊志、晁蓋、吳用等人,架不住宋江等人的忽悠,上梁山成了他們的唯一出路。魯智深的情況比較特殊,屬於是看不慣別人被人陷害強要出頭。

第二種是被梁山俘虜。這些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數關勝了。代表大宋攻打梁山被俘後,權衡再三,加上宋江等人的忽悠,被迫上山落草的。投降之後竊取梁山高位,立馬掉過槍口率軍打大名府、單廷圭、魏定國等老同事。

第三種是因為個人的原因,或殺人越貨、或生意賠本、或哥們義氣等觸犯法律,只好上山,藉此逃避法律的制裁。這些人中的傑出代表就是晁蓋、吳用、公孫勝。他們是劫生辰綱東窗事發,不得已才上山的。

第四種更任性,毫無直接理由地上山,只為好玩、只為能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目的不太明確,只是為了一時的生存,就上了梁山。他們是:鄧飛、楊林、蔣敬、皇甫端、鮑旭孫二孃等25人……

沒有一個天罡,全是地煞。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搞事情”!

他們手有縛雞之力,藝高人膽大,明知道會遇到鬼還照樣走夜路的。

這個江湖老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誰能耐我何啊?

05 武林盛事選人,拒絕搖號

看小說,我總是喜歡看高潮。每部武俠小說中,似乎都有武林大會的召開。大大小小,林林總總,江湖人士聞名而參加。比如“大戰光明頂”、“華山論劍”、“決戰紫禁之巔”、“五嶽盟主大會”、“血戰聚賢莊”等等。

這幾日正好有個提升能力,見大世面的機會,是面向西安的小朋友的。

西安廣播電視臺聯手“青少年朗誦·作文大賽暨中華少年英才推選活動”組委會耗盡心血打造的大型朗誦文藝演出——“絲路陝西漢唐文化藝術節大型文藝演出”活動,正招募小演員!

這活動可了不得,重點是不用搖號!

西安廣播電視臺少兒節目團隊傾情打造,著名少兒節目主持人一對一指導孩子舞臺表演,還有著名文化學者助陣朗誦,最有意義的是,這次大型綜藝節目立足絲路文化,凸顯西安的漢唐文化地位,這可是為家鄉西安做推廣的一次好機會!

想當網紅,未必只能抖音,這邊風景獨好。

高深的武功都失傳了,但千年的文化歷史傳承還在, 朗誦國學經典,繼承一身“絕學”,捨我其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