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名將那麼多為何只有徐世勣被賜姓李?因一件事感動李淵

唐朝初年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代,其中以李靖、李勣為最耀眼的雙子星,如果沒有他們,初唐的天空至少暗淡了一半。不過,和李靖不同的是,李勣本來並不姓李。

李勣,原名徐世勣,山東菏澤人,家世富裕,但樂善好施,在當地很受人愛戴。隋朝末年,盜賊蜂起,同鄉翟讓在瓦崗創業,徐世勣就近入夥,想在亂世成就一番功業。

加入瓦崗後,徐世勣開始大放光彩,和單雄信一起成為翟讓的左膀右臂。後來,李密也加入了瓦崗,徐世勣認為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勸說翟讓讓出老大的位置。

唐初名將那麼多為何只有徐世勣被賜姓李?因一件事感動李淵

胸無大志的翟讓還算有自知之明,欣然讓出了頭把交椅,但他的一些老部下卻對此很不滿,蠢蠢欲動。終於,為避免夜長夢多,李密先下手為強除掉了翟讓。

誅殺翟讓時,徐世勣和單雄信都在場,徐世勣還差點被殺,被王伯當救下。翟讓既死,徐世勣和單雄信都被迫歸順了李密,繼續留在瓦崗效力。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北上,為避免腹背受敵,李密暫時歸順了楊侗,徐世勣被授予右武侯大將軍,奉命鎮守黎陽,極大的牽制了宇文化及的兵力,併合力將其擊敗。

唐初名將那麼多為何只有徐世勣被賜姓李?因一件事感動李淵

擊敗宇文化及後,王世充控制了楊侗,和李密展開生死交鋒。然而,李密因翟讓的緣故一直不敢過於信任徐世勣,只讓他鎮守黎陽,不敢放在自己身邊。

不久,李密因輕敵敗於王世充,帶著殘兵準備投奔徐世勣。有人提醒道:“誅殺翟讓時,徐世勣也差點被殺,現在落魄了去投奔他,豈能保住性命!”李密猶豫了。

最終,李密在沒有通知徐世勣的情況下歸順了李淵,被封為魏公。隨後,跟隨李密投降李淵的魏徵給徐世勣送去了一封信,勸說他早日歸降。

唐初名將那麼多為何只有徐世勣被賜姓李?因一件事感動李淵

經過深思熟慮,徐世勣決定歸順李淵,但他對長史郭孝恪道:“黎陽的土地和百姓都是魏公所有,我若上表歸順唐主,是趁著主公的失敗,以獻地之功換取富貴,我恥於這樣做。現在應該將黎陽的戶口、士馬統計出來交給魏公,讓魏公獻給唐主。”

於是,徐世勣派遣郭孝恪進入長安,又將糧草運給淮安王李神通。李淵聽說徐世勣的使者到了長安後,並沒有送上降表,而給李密呈上書信,心裡對他很不滿。

郭孝恪將徐世勣的意思轉達給了李淵,李淵忍不住嘆息道:“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真純臣也!”遂將徐世勣賜姓為李,以此表彰徐世勣的忠貞不二。

李勣也果然不負眾望,為唐王朝的建立、穩定立下汗馬功勞,先後輔佐了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位皇帝,位極人臣,享盡榮華富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