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到底是不是騙局?看看大神是如何解釋的

區塊鏈到底是不是騙局?當下區塊鏈走到現在,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到迷茫?區塊鏈到底是騙局,還是未來發展趨勢,下面一起來探探各位大神是怎麼分析的。

區塊鏈到底是不是騙局?看看大神是如何解釋的

觀點一: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目前全球有8萬多個區塊鏈項目,但只有8%的項目有人在維護,平均壽命為1.22年,“興起快、死得也快,缺乏統一的標準。”

區塊鏈99%的項目都是空氣,這是玩家們的一個基本共識。

其實,連比特幣這樣的主幣都是空氣——靠一個共識而存在。顯然,目前來看,只是這個共識足夠堅固而已。

為什麼會堅固?因為共識的人足夠多,同時各類代幣、空氣幣的交易都以其作為轉換標準,自然而然主流幣如BTC、ETH都成為了“硬通貨”。

某種程度上,我們每個國家的法定貨幣,其實也是一種“共識”,不過這種“共識”由一套法律和經濟規則而決定。從這個角度講,區塊鏈中的主幣,或者將來某個領域的主幣,它的價值還是會有的。

但是對純粹的,沒有任何項目落地,也沒有致力於推動某個生態和社區的建設,這樣的項目,到最後必然是淪為一場騙局。被割的韭菜們無疑只能守著一堆無用的“token”接著找人忽悠下去,以挽回一點損失。

觀點二:

現在炒股的大爺大媽都在談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了,就像2015年的A股市場。這也充分說明數字貨幣領域已經泡沫十分豐富,風險十分巨大。

所謂大V們轉而開始大談特談區塊鏈,反而不再提數字貨幣、ICO了。

一些發行數字貨幣的機構、個人,參與炒幣的人們,更是將區塊鏈的相關文章分享至自己的朋友圈。正如我在此前文章中說的,區塊鏈正在成為賭棍們的袈裟,障眼法而已。

觀點三:

隨著區塊鏈概念的火爆,各種各樣的區塊鏈論壇你方唱罷我登場,為了吸引眼球,某些主辦方甚至採用種種營銷手段造勢。

這只是區塊鏈亂象的一個縮影。實際上,區塊鏈是信息分佈式存儲的記賬系統,其最大特色在於能夠在沒有信任基礎的網絡環境中不依賴中心平臺的信任背書建立信任關係,其實際應用是從作為虛擬貨幣的比特幣開始的。但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又不僅僅限於虛擬貨幣。

目前,在金融監管、數據共享、車聯網等領域,在互聯網金融、銀行、保險、供應鏈金融、清結算中心等多個場景,區塊鏈技術都有一定程度的應用。

所以要理性認識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階段。目前,除了金融領域外,區塊鏈技術的很多商業模式並不完備,人們對於區塊鏈的使用習慣尚未形成,行業發展依然散亂,區塊鏈技術有待完善,發展前景也有待開拓。

綜合分析:通過以上了解,對於區塊鏈到底是不是騙局?相信大家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區塊鏈作為一種新型技術,或本身並非騙局,但由於熱度過高,或被不壞好意的人所利用,製作虛假項目,造謠生事,進而行業產生了巨大泡沫,想要徹底捅破這些泡沫,或不太現實,所以我們在選擇項目投資時,一定要擦亮眼睛,謹慎謹慎再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