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義耳敢於挑戰笛卡爾,最終把化學確立為科學

笛卡爾(1596—1650)是法國著名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和生理學家。他是個“唯理論者”,認為清晰明白的概念就是真理,片面誇大了理性認識的作用,否認感性認識的作用,認為只有理性才是真正知識的唯一源泉,感性認識是靠不住的。

他否認實踐經驗是理性認識的來源,把理性作為萬物的本原,認為理性不依賴於客觀事物,不包含客觀內容,是人們頭腦裡固有的、主觀自生的。在這一點上,波義耳(1627—1691)與之針鋒相對。1645年冬天,他們曾連續爭論幾個晚上。

波義耳敢於挑戰笛卡爾,最終把化學確立為科學

笛卡爾

波義耳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應該把理性看得高於一切。哲學家培根曾說過,知識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識。既然這樣,知識又從何而來呢?

笛卡爾自信地答道:“我想你一定會說是‘從實踐中來的’”。

波義耳斬釘截鐵地說:“當然是這樣,實踐是最好的老師。比如,化學應該只能用實驗方法,而不是用抽象的空談來確立自己的定律。離開實驗,知識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波義耳敢於挑戰笛卡爾,最終把化學確立為科學

波義耳

笛卡兒在後生面前不甘示弱:“可是,拋開理性,實驗又能給你些什麼呢?要知道,年輕人,感覺是會欺騙我們的。因此,科學所給我們的一切,全是理性結出的碩果”。

爭論並沒有到此結束,勝負還未見分曉。後來,波義耳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科學實驗工作,他總結了一系列新的實驗經驗,為化學元素下了比較科學的定義,指出元素是用一般化學方法不能再分解為更簡單的物質,使化學開始在科學的基礎上進行研究。

波義耳敢於挑戰笛卡爾,最終把化學確立為科學

培根塑像

最終波義耳把化學確立為科學,波義耳成為爭論的勝者。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互相關聯、互相滲透,二者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