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不決,是一種病

猶豫不決,是一種病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說,“我行嗎?可以嗎?”“假如是錯的,怎麼辦?”“如果不成功,怎麼辦?”不經大腦,脫口而出的困惑。太多如果,這些都是面對選擇,猶豫的表現,學名猶豫症。

它是指一種不知道如何選擇,所持有的一種遲疑的心理狀態。即便是做一個簡單的決定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將它歸納為一種病毒,因為看似簡單的一種心理反應,卻實實在在地讓我們為此錯過了很多本該擁有的東西,包括身體健康,以及幸福生活。

猶豫不決,是一種病

那,做選擇為什麼這麼難?

面對抉擇,我們喜好瞻前顧後,猶猶豫豫。而這猶豫就是決定的障礙,行動的阻力,讓你每一次的抉擇都會陷入一種困境,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因猶豫不決而不做選擇,做不出選擇。抱著一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理。將自主權交給了上帝,就怕選錯,而失去了最佳的機遇。或者軟弱地認為,“老天自有安排”,而自己無需去做那些鹹吃蘿蔔淡操心的事。即使到最後錯失最佳,也會覺得那是命也,不是自己的錯。

其實不然,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將有限的生命,挖出無限量的潛能,從而活出自我。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因為只有你選擇了,才會享有50%的成功機率。如果不去選擇,那就是零,毫無希望可談。做了,結果好與壞,是能力問題。做與不做,那可是態度問題,也只有去做了,你才能享受到過程中的快樂。

選擇後只有兩種結果,成功與失敗。如果成功,必定會促使你有再次選擇的信心。假如失敗,也不必氣餒,我們可以從失敗中發現錯誤,反省與省思,從而為再次選擇提供了可鑑的經驗,提高選擇的成功率。使得自己再次進步。

可事實上,身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世界裡,卻有很多人患上了各種猶豫症。拖延症,選擇困難症,選擇恐懼症,病發人群從小孩子到年長者,從女人到男人,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誤入猶豫症的懷抱。

經相關專家調查,說每人每天平均要面臨70個選擇。從日常生活中一些最簡單的決定,到職場中一些艱難複雜的決定。比如說早餐吃什麼?是否要換一份新工作?要不要買一些家居配用的大件,這些我們都是在做選擇。甚者有一些,連我們自己都無法意識到的選擇。

猶豫不決,是一種病

有人說,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的快速提升,可供選擇的東西太豐富,讓世人選擇增加了難度。甚至有人說,如果一個人只有一個好的選擇,那選擇就容易多了。

一個人遇事很難選擇,無非是兩個原因,第一,能力,第二,經濟。能力,可以為個人選擇做決定,經濟可以為選擇買單。但是,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都從某個程度上反映出你對自我的不滿。最終將這種不滿,投射到選擇的問題上。得失計較太多,變得猶豫,不敢承擔。

猶豫症患者不願選擇,從某個方面也能反映出一個人怕承擔的特性。一種選擇勢必會由此引起的各種責任,這裡包括婚姻,工作,以及社會里的各種場所。他們認為,既然認定了一件事,決定去做了,就要負責,不會再有退路。但這種沒有退路的選擇,總還有50%的成功預見性,也不全是悲觀的。事實上,我們在做一項選擇時,必定會用失去一部分作為代價。坦蕩面對得失,那是一種胸懷。

害怕失敗的心理,也是導致遇事猶豫的因素之一。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對成功的擔心也會造成病態的猶豫不決。因為成功會帶來一系列的責任、機會和新的風險。這對很多喜歡安逸的人,無疑是對舒適區的破壞。

我曾在網上看見過這樣一個故事,講一個叫奧蘭多的年輕人,他曾經寫過一本書,並多次將裝有書的盒子送到郵局,但是他最終沒有把書寄給出版社。在隨後的幾年中,他這樣重複做了好幾次。他這麼做並不是擔心退稿,而是擔心突然成名會影響到他的婚姻和職業,和現有的生活。儘管他所想象的成功所帶來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現實的幻想,但這些幻想依然成為了他郵寄書稿的障礙。讓他一次次與成功擦肩而過。

所以,當你面臨選擇困難時,一定要嘗試著去選擇。因為只有去做,才有希望,才能享受到踏出去的精彩。

相信自我,堅持自我,才能活出自我。

王玉秀,筆名:玉凡瑤。揚州市作家協會會員。九臣簽約作者。居“月亮城”,江淮一枚細女子。著有長篇小說《路》《記得說愛我》《我的女友,四月小滿》;已出版讀美文庫系列《快思慢選》,出版短篇作品《有時候面對,比害怕要來得直接》《你們之間,只是一分之差》《這個世界沒有不勞而獲的事》等收錄於《如果你害怕,那你就輸了》《每一次傷心,都請用微笑面對》等合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