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鋼城”挖出“綠色富礦”!《四川新聞》這樣解讀攀枝花綠色轉型

【點擊觀看視頻】

百里钢城”挖出“绿色富矿”!《四川新闻》这样解读攀枝花绿色转型

在時長4分52秒的新聞中,報道了攀枝花革新村礦山變果園、礦工變果農的故事,曾經滿山煤礦的太平鄉變成了瓜果飄香的生態鄉,成為產業轉型的成功典範;講述了昔日攀枝花寶鼎礦山上安上光伏板,生產清潔能源,並實施礦山復墾,發展黑麥草等林下經濟,既輸送了清潔能源,又對煤礦採礦區進行了綜合再利用,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同時加大尾礦庫治理力度,通過礦山治理和生態修復,使尾礦庫重新披上了綠衣。

百里钢城”挖出“绿色富矿”!《四川新闻》这样解读攀枝花绿色转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位置。

近幾年,曾經煙囪高聳、礦山林立的“百里鋼城”攀枝花,通過大力治理修復礦山、恢復植被,不僅讓昔日的“荒山禿嶺”重新披上了綠裝,更是為這座“陽光花城”找到了綠色的“富礦”。

百里钢城”挖出“绿色富矿”!《四川新闻》这样解读攀枝花绿色转型

為了防止病菌感染、和昆蟲侵害,眼下,革新村的果農們正搶抓晴好天氣給芒果套袋。你也許想象不到,眼前這片繁茂的芒果園,竟然是在礦山上種出來的。村裡種植大戶王江的果園就在這裡。

百里钢城”挖出“绿色富矿”!《四川新闻》这样解读攀枝花绿色转型

曾經的礦山變成了果園,曾經的礦工變成了果農,種植大戶王江的變化只是太平鄉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太平鄉曾被稱為“攀西第一鄉”,10個行政村有7個都是採煤區。上世紀80年代,這裡採礦業繁榮,高峰期每天有上千趟汽車來回穿梭。

百里钢城”挖出“绿色富矿”!《四川新闻》这样解读攀枝花绿色转型

為了找回曾經的綠水青山,經過調研,當地逐步實施工礦廢棄地復墾工程,最終,在芒果種植上找到了精準“發力點”。

百里钢城”挖出“绿色富矿”!《四川新闻》这样解读攀枝花绿色转型

而在革新村對面的寶鼎山上,這裡曾是攀煤公司大寶鼎礦的所在地,人員撤離後,一度成為荒山。現在來到寶鼎山,格外顯眼的就是一排排整齊漂亮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足有1000多畝。礦山復墾後,這裡還試種了黑麥草、苜蓿草等林下經濟,綠色的青草和嫩芽在光伏板下隨風搖曳,生機盎然。

百里钢城”挖出“绿色富矿”!《四川新闻》这样解读攀枝花绿色转型

尾礦庫是採礦企業用來堆放選礦產生廢渣的地方,眼前這個尾礦庫於2005年開始使用,2017年閉庫,儲存了670萬噸左右的尾礦。目前,礦區已實現100%復綠。而在另外一座尾礦庫,經過多年堆砌,原本200多米的深溝,已經變成了層層錯落有致的壩體,工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覆土、修壩、恢復綠化……。

百里钢城”挖出“绿色富矿”!《四川新闻》这样解读攀枝花绿色转型

五年來,攀枝花市相繼完成礦山生態治理50多處;綜合治理破損山體、石漠化土地和植被恢復1.66萬公頃;新增綠地2.45萬公頃;建成3家國家級綠色礦山;實現了工礦廢棄地復墾、生態環境提升、和促進發展互利共贏的局面。

百里钢城”挖出“绿色富矿”!《四川新闻》这样解读攀枝花绿色转型

攀枝花市委書記李建勤提到,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就是把已經開發的礦山,進行復墾整治,認真踐行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

目前,攀枝花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0.1%,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兩倍。昔日“荒山禿嶺的工礦城市”搖身一變“枝繁葉茂的陽光花城”。

封面攝影:王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