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縣之美,喬家大院是最末

胡曉光

祁縣之美,喬家大院是最末

祁縣,晉中平川的普通小縣。自從中央電視臺若干年前播放了電視劇《喬家大院》以後,這個小縣才引入人們的視野。一度時期,喬家大院以及晉商大院都直接受益。我家的一個親戚在那裡上班,說電視劇播了後簡直忙的不得了,國內外湧來的遊客多了好幾倍,節假日更年年爆棚。這裡成了祁縣財政的收入大戶。同時,因了喬家大院響亮的名片,人們知道了黙黙無聞的祁縣。

昨天,趕赴祁縣專程看一位老人。他叫盧潤傑,今年有85歲,老人是畢生專注於中國歷史的學者,做了許多年的祁縣中學做歷史教師。據記載,祁縣中學和忻州中學是山西最早的中學堂。盧老師除盡師責,還著述編緝了多本歷史文獻。他治學嚴謹,博覽甚眾。此前看過先生關於晉商考證的論述,內心裡欽服。這次也是慕名去拜訪。

在朋友若亮的引領下,我們一起拐進狹窄的縣街小東街。小東街在東街的南邊,只夠一輛車穿進去。兩邊都是明清建成的老房子。自從祁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以後,縣城的老房子畫了一個圈,得以保護了下來。這是件好事情。遺憾的是文革期間毀壞了無數更好的古屋和門樓,要不然的話,祁縣這座老城那可真不得了,不敢說海內無雙,也足夠歎為觀止。就是現在走小街一段,也是古香猶在,沐浴了數百年風霜的灰色老牆,高聳有5、6米的護院牆垛,各樣精緻的木雕磚雕門樓,已足夠喚起對過去繁華的回憶了。

祁縣之美,喬家大院是最末

盧老師住在老四合院的正房。這座院是套院的其中一個單元。而且也是有文化內蘊,這是祁縣最早的一間學堂,掃描過但沒有記下來。

人在裡屋站起來迎接,狀態很好,眼睛炯炯有神。一坐下先生就打開了話匣子,對歷史獨鍾愛,如數家珍,滔滔不絕。先生的記憶力驚人,思維縝密,邏輯關係十分的清晰。反正我們的閒聊不專注特定的話題,閒扯到晉商,元明文化,老家賈令沙堡等。雖然我和若亮兄也是準老傢伙了,但在盧老師面前象個乖孩子。老人淵博的知識發出的場形磁力,緊緊的吸引了我們。

先生的祖藉以及生長地也是祁縣,年輕時在鄰縣,長治的沁縣工作過20年,後來又調回故鄉祁縣中學。老人的敘述中可以感覺到,他說的最多的就是祁縣的歷史文化,這不僅是他充滿對家鄉這片熱土的熾愛,是祁縣不同凡響的歷史沉澱,讓他昂揚激情。

先生在2010年一篇“關於宋版《韓昌黎考文異集》”有一段話,"現今,反覆來祁縣喬家大院,渠家大院旅遊觀光的中外遊客,他們常常驚歎,好奇,讚譽類似喬家,渠家的高大雄偉的住宅,實際上這些景觀,只是祁縣這個歷史文化名城最後,也是最"末”的一道風景線。它的歷史底蘊,歷史潮流,來自明清以前,遠自春秋和戰國,以及兩漢,隋唐以及宋元很遠很古的時期。"

喬家大院作為北方大院的代表,現不但名揚四海,國外的遊客也一批一批跑過來觀賞。當然,在一般人眼中,看到的文化是最有說服力的東西。史學家也都承認,現存的“南圍樓,北大院",是中國最文化的實物。福建的圍樓土樓,北方明清年代留下的大院,都是實實在在的歷史證據。從這些建築實物,可以精確分析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生產水平等狀況。

由此人們都歎為觀止,說我們的祖先太不起了,那陣子的聰明和智慧這麼厲害了。也為祁縣驚歎,這個地方太有歷史沉澱了。

祁縣之美,喬家大院是最末

盧先生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眼見的喬家大院,以及渠家,何家等祁縣老城的高牆偉樓,只能說是最末位的風景線,屬於祁縣數千年文化中沒多少重量的欣賞點。

祁縣很古老,在華夏文化的歷史上,應當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席位。在泱泱中華,號稱五千年看的山西,祁縣在歷史長河中扮演的地理角色,開天闢地的偉大人物,在山西省說來也是不多縣可比的。甚至祁縣本地的男女,也未曾有多少人得知祁縣是一個偉大的縣份。盧老師也感慨道,坊間人到處說”金太谷,銀祁縣"。其實這是對歷史的無知。“金太谷”的來由,實際是清末和民國年間的概念。清末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慈禧太后西逃,國庫空虛。太谷三多堂家大業大,借給了清廷大批銀兩。慷慨義舉傳遍海內。慈禧太后給了三多堂兩件寶貝,一是烏金巧制的蒸汽機頭,二是玉白菜。民間早有傳說。還有,民國年間太谷出了個大人物,那就是從太谷城東小時候拾爛炭,後來成為蔣介石連襟,國民黨財政部長的孔祥熙大人。這樣幾件事的品牌效應,加上清末民國年間,太谷經濟繁榮,貿易昌盛,人們冠以“旱碼頭”“小北京”的美譽。

論歷史文化來說,太谷縣的確和祁縣不是一個量級。

祁縣之美,喬家大院是最末

祁縣縣名的來由,就足夠震撼。

早在新石器年代,即4、5千年前,呂梁,太行兩山夾的晉中平川,那是一片汪洋大湖。這片大水叫“祁澤藪“。是中國九大藪之一藪。大禹治水,靈石霍山開了口子,汾水西流黃河,晉中平川的陸地逐漸浮出。

到了春秋年代,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地盤增大,晉公便給大臣姫奚一塊封地,就是“祁澤藪”的晉中。這個地方很大,南至現在的介休,北至太原陽曲縣。

祁縣之美,喬家大院是最末

姬奚到了封地轉了一遭,所轄之地是堯帝當初拓展江山的根據地,四季分明,山青水秀,沃野千里。他打心裡的熱愛上這裡的一草一木,便激情之下,修改了姬姓為祁。這就是現在人們知道的祁奚,即祁黃羊。

祁黃羊所以有名,是他愛憎分明,公正廉明。當他年老得病不能為官時,向朝廷推薦了兩名接班的幹部,一個是他的仇家,一個是他親生兒子。皇帝爺問他為何這麼做,他說你要我推薦人才,那我唯人才是選,舉外不避仇家,舉內不避親人。這兩句話流傳千古。

後來晉國改朝換代,六卿滿門抄斬祁家。祁澤藪地區被分割成7個縣。所以祁縣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設置的縣份之一。

春秋戰國以來,祁縣便繼承陶唐之風,民風淳樸,更是書香氣濃郁。千百年來,產生了一大批開創先河,里程碑概念的重要歷史文化大家。

筆者也不是歷史學的專家,也沒有專注於某省或某縣的考古亊,但近年去的市縣不少。翻看許多地的名人錄,一是可著勁兒挖掘,以當官的先人為主,如果廖廖無幾的,還湊數把現在的活人貼上去。市長縣長局長也入了名冊。現代世界行行出英豪,如今還迂腐的把官吏擺進牌位,實在哭笑不得。二是諸多的地方史冊,在北方地域這片,還少見祁縣這樣代代傑出名流輩出的縣份。

如說當官的,兩漢以來光宰相級別的就很多,王允,王維,王珪,王縉,溫彥博,王溥等等說不清。還有許多大將軍,皇妃高級謀士等數不盡。

祁縣之美,喬家大院是最末

最厲害的是祁縣古代文人的出產。王維是山水詩畫的泰斗,溫庭筠是花間詞派的鼻祖,王縉等是與李白,杜甫齊名的大詩人。明淸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等等。光做大官的,大文化人,其他的不算,姓王的姓溫的兩大族門,獨可以開一個歷史長廊。

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可比幾座看到的大院子珍貴的多。難怪盧老師能說出祁縣喬家大院是最“末”的一道風景線。這個"末"字的本意不是倒數排名往後的意思,是幾千年深厚的文化積澱的表面現象。喬家,渠家,何家大院壯觀恢宏的後面,是對祁縣古老文化的描寫和詮釋,是承繼幾千年來祁縣鄉俗鄉情,美學評價的文化濃縮。

無論多麼偉大的資源,都是具有人文色彩的東西,都是為了人本而存在。所以,真正珍貴的文化名人偉人,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段落中開過光的人,都是歷史的一個橫斷面。

太厲害的祁縣,太厲害的祁縣歷史名人。

祁縣之美,喬家大院是最末

對於食不果腹的窮苦百姓來說,文化是不值半毛錢的。但人類解決了吃飯穿衣問題,有了高級的精神需求以後,文化和歷史就更加金貴了。

這不,國人近來都把未來的發展聚焦到文化旅遊上了。天下的山水組合可以花哨壯麗,但最豐富多彩,美不勝收,咀嚼不絕的是文化韻味。

到祁縣老城看看你才會知道,喬家,渠家大院等只是其中一角。許多壯觀優美,內蘊豐富的院落住宅還有待發現和開發。這裡何止是中國民居民俗的寶庫。

祁縣之美,喬家大院是最末

與盧潤傑老師聊了一個多小時便離開了,老人心情激奮,不能累著。約定過一段再來。

這一年,去了我省的不少縣裡轉悠,回來了總要浮皮潦草寫個某縣印象。在祁縣我不敢說印象,這裡的文化太厚,盤口太大,張咀都心虛。只順寫個小雜記,寫個小心得。

順給祁縣有些出息的鄉親,或者省市縣的幹部提個建議,在祁縣籌建個歷史先賢名人館,那是遲早的事情,看哪位先執善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