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干净儿童易患白血病,这种说法科学吗?

太干净儿童易患白血病,这种说法科学吗?

太干净儿童易患白血病,这种说法科学吗?

这是基于几十年来儿童白血病发病研究证据得出的结论。因此,至少就目前来看,当然是科学的。

只不过,严谨一点,应该说:婴幼儿期环境太过干净增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风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儿童白血病病因学研究几十年的成果

这个说法来自于2018年5月21日发表在自然综述-癌症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文章,文章作者是从事儿童白血病研究40多年的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

作者通过对儿童白血病病因学几十年研究成果(其中,很大部分来自作者的研究团队)的总结得出的结论。

太干净儿童易患白血病,这种说法科学吗?

这项研究说了什么?

太干净儿童易患白血病,这种说法科学吗?

我们知道,本质上讲,癌症首先是一种基因病。

就是说,癌症的发生首先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可以发展成癌症的基因的变异,即形成癌基因。

其次,癌症还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有成癌基因并不意味着一定发生癌症。

因为,身体有一些列防癌机制。比如,细胞有基因检测和修复机制,可以发现变异的基因并进行修复;即使没有被修复,基因表达也是有条件的,存在癌基因并不一定就能表达;即使表达,形成癌症细胞,人体免疫系统也可以将癌变细胞识别为外来的入侵者,加以剿灭。

也就是说,即使存在癌基因,也必须同时存在一系列缺陷才有可能发生癌症,其中,必须存在相关的免疫缺陷。

儿童白血病的发生也不例外。

作者通过对研究证据的梳理,发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主要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白血病基因形成。

这个过程发生在出生前,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过程中可以发生几种染色体损伤,发生成白血病的基因变异。现在认为,这种染色体损伤是自发发生的。

研究发现,这种基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每20个活产婴儿中就有一个存在这种白血病基因,将来的儿童白血病将从携带白血病基因的孩子中产生。

第二步,白血病的发生

如果携带白血病基因的孩子都发生白血病,那么,白血病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

然而,儿童白血病却是一种罕见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从出生到15岁,每2000个孩子中才有一个发生白血病。

这就意味着,即使携带白血病基因,最终发生白血病的机会也仅有1%,另外99%的孩子不会发病。

就是说,仅有白血病基因是不够的,环境因素在白血病发生中起着更大作用。

哪些环境因素会触发白血病的发生呢?

几十年来,科学家先后怀疑很多因素在白血病发生中起作用。

其中,也包括一直在为儿童白血病背锅的甲醛。

但是,研究发现,再有可以的环境因素中,除了电离辐射获得证据支持是白血病发生的确定性因素外,其他都被排除了。

最新的这项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基于研究证据发现,在出生后早期,婴幼儿期生活的环境如果太过干净,没有机会接触到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原本应该接触到的一些微生物和寄生虫,人的免疫系统就会缺乏“锻炼”的机会,也就会造成某些免疫缺陷。

曾经发现,西方工业化国家,环境太过干净造成的免疫缺陷与儿童哮喘、炎性肠病、湿疹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因而产生一种这些疾病发生的“卫生假说”。

有关儿童白血病发病的研究证据发现,这种免疫缺陷也是儿童白血病发生的主要的环境原因。

太干净儿童易患白血病,这种说法科学吗?

小结

这样,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过程中自发发生的染色体损伤形成白血病基因,为儿童白血病的发生建立了“群众基础”;

出生后,一些环境因素导致免疫缺陷从而触发了白血病的发生。其中,证据显示,婴幼儿期生活环境太过干净没有机会接触到人类进化过程中原本应该接触到的微生物、寄生虫等“老朋友”(目前主要敌人一些治病细菌和病毒反而不再这些老朋友之列),因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免疫机制,是儿童白血病发生的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