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作家所著“司马懿传”初版18年后再版

聊城作家所著“司马懿传”初版18年后再版

聊城作家所著“司马懿传”初版18年后再版

国产电视剧《虎啸龙吟》叫好又叫座,大获成功。在该剧中,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不再是《三国演义》中样本化的配角,而是与王洛勇饰演的诸葛亮你来我往,棋逢对手,那真叫一个精彩。

其实,早在18年前,聊城作家魏华北已经给司马懿“平了反、翻了身”。他站在司马懿的本位,不洗白,不黑化,以平视的角度讲述了这名曹魏重臣非凡的一生,即长篇传记文学《骥骜——司马懿传》。

时代多变,人性难易。“我写的是‘有血有肉’的司马懿!”魏华北说,创作中,“人性”二字一直萦绕脑海。因此,在这部20余万字的作品中,司马懿每每在厮杀后对战争感到迷惘,屡屡在胜利后对生命消逝深感惋惜。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匠心独具的视角,魏华北这部著作初版18年后,如今又在众多同类传记中被“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北京磨铁选中,章节略有删改后再版,名为《三国枭雄司马懿》。

其作:历时一年半创作出20万字文学传记

在三国两晋时期,司马家族人才辈出,号称有“八大贤达”,司马懿“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但毋庸置疑,没有司马懿,就没有历时达百余年的两晋。司马懿是家族兴盛的奠基者,他拔尽了那个时代的地气和人气。

白天忙碌工作,创作只能在晚上进行。对于这段经历,魏华北曾写道:我只有向黑夜要时间,只有向睡眠要时间。每天晚上回到家里,我自闭于斗室,独对电脑,屏气凝神,翻阅资料,研读历史,化身于魏晋两汉之间,解读历史事件,寻找历史真实,揣摩历史人物,探究人物命运。

可是,关于司马懿的权威史料实在少得可怜,他能查到的仅有唐太宗李世民评点的《晋书·宣帝纪》,不过两三千字。这成为魏华北创作的主要依据。其间,他还到聊城大学图书馆去查找资料,发现了相关的便复印下来,搜集资料异常艰苦。

“哪怕晚上有应酬,很晚回来仍坚持写,每天800字左右。”他说,其间,他常有难以为继之感。每每这时,他便翻阅《三国演义》,而这正是他认为的“最失败之时”。

好在,厚厚的古籍资料如窖藏的美酒,跌宕起伏的历史如曼妙的佳人,散发着醇香,散发着芬芳,让他迷醉。从1998年年初开始写,到1999年年中定稿,创作前后历时一年半的时间,最终于2000年1月1日出版,名为《骥骜——司马懿传》,近21万字。

其思:司马懿是个“笑料人物”吗

《骥骜——司马懿传》出版发行后好评如潮。“好”在哪里呢?

魏华北说,从起笔开写,他就明确了一点,司马懿绝对不是《三国演义》中所讲述的陪衬式的“笑料人物”。

正如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刘起林所评述的那样:历史名臣人所共知,最基本的性格内涵在人们心目中已形成定式,特别是司马懿这样的历史人物形象,借助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传播,人们早就耳熟能详。

但是,魏华北要重塑司马懿,他坚定一个信念,要复原司马懿的本真,还他一个公道。

至今受《三国演义》影响,许许多多的“亮(诸葛亮)粉”还会沉浸于“空城计”的得意之中。在魏华北看来,即便“空城计”是一个历史的真实存在,也难说谁更胜一筹。那是诸葛亮、司马懿两位高手之间的一种默契,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会看穿了他的“空城计”,也料到司马懿不会识破他。唇亡齿寒,他俩都明白彼此共生共存的道理。分久必合,历史自有摊牌的一天,但彼时还未到,急不来!两位心里都明白。

魏华北认为,只有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才能写得有血肉、有趣味、有人性,进而才能更接近历史、更接近真实。

作为一名传统儒家人物,司马懿奠定了三国大统一,奠定了家族大崛起。他有着怎样的精神世界?

在书中,魏华北将司马懿定位为:国家栋梁和忠臣,形象伟岸、待人宽和而又内心猜忌。这些特性并不矛盾,司马懿秉承着儒家思想,却又生在一个乱世,要比心机于庙堂,要赛计谋于沙场,对个人遭际常怀惶惑之心,也踌躇满志期以一己之力牵动历史的车辙。

这样饱满的精神世界,才符合司马懿的分量。“从人性的角度写司马懿,我可能是最早的之一。”魏华北说,司马懿是复杂的。

同时,魏华北在书中还细致刻画了司马懿内心的微妙感受,如,在战场厮杀之际,表露出对战争本身的迷惘与厌倦;在胜利之后,对一个个生命的消逝有深深的惋惜;在功成名就时,苦恼地诘问自己到底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

当这部长篇文学传记封笔时,魏华北关掉电脑电源,与司马懿揖别,心头闪过一种怅然:1700多年前,这位权臣落幕时,是如中原唢呐般热闹,还是像西部泥埙般苍凉?

其人:内心流淌着文学的因子

司马懿的传记文学,国内如今有近10个版本。在国内出版界赫赫有名的北京磨铁,为何独独选中了魏华北18年前的著作进行再版呢?

对这样的问题,魏华北只是微微一笑,不给答案。他更热衷于谈论创作的种种遗憾,如,多年以前,他出差去福州,在车站书摊上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首司马懿创作的诗。当时,他很想买下来这本书,但困于囊中羞涩而未果。回来后,他无论怎么搜索查找,也没能找到这首诗,终成一大憾事。司马懿一生几乎没有留下自己的文字作品,而这首诗应该是最接近其本人内心世界的。

当然,这部长篇传记文学之所以在初版18年后再版,必有原因。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刘起林说,从人性的视角写起,是魏华北现代意识的体现,让司马懿的形象显示出一种人生的深度,更易感动人心。

看过热播剧《虎啸龙吟》,魏华北不敢说该剧借鉴了其作品的思想,但他从中发现了诸多熟悉的东西却是事实。或许,好作品都有相通之处,好作者在“人性”这个视角上是默契的。

魏华北之所以能从“人性”的视角重塑司马懿的形象,与其自身的经历息息相关——他自幼便与文学发生了联系。

袁军臣说,魏华北崇尚艺术、热爱文学。他收藏了百余张音乐CD,千余部影视资料,大量中外美术家的画册。他喜欢阅读中灵光闪动的感觉,并为此写了大量书画评论文章,编剧了多个电影剧本,先后创办了《聊城报道》《曼》等杂志刊物,为聊城鼓与呼。

这些年来,尽管琐事缠身,但魏华北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空间,给文学留着,给文化留着。聊城的“大人物”、聊城的“大发现”……他接下来的创作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