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有大智慧的好漢,並非是號稱智多星的吳用!而是武松

提起《水滸傳》108將性格迥異,一身武藝也各不相同。但是說起來全書中最有大智慧的好漢是誰?許多人可能會說,當然是號稱智多星的吳用了。可事實上,吳用並不稱得上是聰明,而應該說是狡黠,心裡裝的都是鬼點子。真正論起來,有大智慧的,個人覺得應該是魯智深和武松,但是細細的比較,還應該是武松才對。

原因一:武松回家後,武大被害

武松回鄉後,武大被害。面對之前還活蹦亂跳的至親至人的變故,換作其他英雄的估計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如果是李逵,肯定會哭天喊地,然後託著兩把板斧,別說是潘金蓮,怕是整個鎮子的人都會屠戮殆盡。

《水滸傳》中有大智慧的好漢,並非是號稱智多星的吳用!而是武松

如果是林沖,那就變成了軟柿子了,以林沖的性子,肯定會忍氣吞聲,暗中蒐集一切信息和證據,等到證據充足之後,再做決定,但是依西門慶的勢力,怕是武松會又一次“誤入白虎堂”。

《水滸傳》中有大智慧的好漢,並非是號稱智多星的吳用!而是武松

如果換成魯智深,沒準會先羞辱一番潘金蓮和西門慶,隨後幹掉二人並對外大聲喊道這二人是“跌死的”,最後腳底抹油,一溜煙沒影了。

換做是吳用,那估計就是私下裡金錢交易,串通衙門來一道斬立決了。

但是武松是如何處理的?

《水滸傳》中有大智慧的好漢,並非是號稱智多星的吳用!而是武松

武松面對早已穿好供詞的眾人,先細細的盤查了一番,隨後便在言語中找到了事件的關鍵人:仵作何九叔。通過與何九叔之間的交流,武松確認了自己兄弟的死因。

雖然證據確鑿,但是武松還是尋求了法律的途徑,將西門慶和潘金蓮告上了衙門。按理來說,這個時候武松完全可以直接手刃二人了。但是他並沒有,這就是他大智慧的一點,懂得隱忍,而非怯懦。

《水滸傳》中有大智慧的好漢,並非是號稱智多星的吳用!而是武松

隨後,西門慶當然是和衙門串通好,駁回了武松的原告,認為其證據不足。

這時候武松繼續選擇了隱忍,並且繼續蒐集證據。

《水滸傳》中,對這段話的描寫可以這樣概括,武松找來了鄰里鄉親,感謝大家這麼多年對武大的照顧,隨即便用暴力逼迫潘金蓮、王婆二人招供。

《水滸傳》中有大智慧的好漢,並非是號稱智多星的吳用!而是武松

一方面是讓眾人替自己作證,一方面也巧妙的獲得了證詞。換做是任意一位英雄,或許都不會是這樣的結果。

當然,最後西門慶、潘金蓮還是被武松手刃了,但是武大的冤,也被武松洗清了。

《水滸傳》中有大智慧的好漢,並非是號稱智多星的吳用!而是武松

所以,稱之為《水滸傳》全書中,最具有大智慧的英雄,並不為過。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