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风光了数百年的晋商给山西留下了很多典型的中国传统民宅,统称为晋商大院或者山西大院,这些大院是山西文化的代表建筑,如今更是山西旅游的热点,去山西不去晋商大院实在可惜,但去多了又有些大同小异,所以一定要选择具备代表性的山西大院,而位于中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山西灵石县静升镇的王家大院,就是山西大院的杰出代表之作。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相信每一个到过灵石王家的人都会有我这样的感慨,富可敌国也不过如此,看着布满几座山坡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成千上万的房子,不仅暗暗咋舌,这根本就是一个小型县城嘛!王家大院占地25万平方米,相当于紫禁城,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就民居而言,绝对称得上巨无霸等级。它拥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过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五巷六堡一条街,面积25万平方米,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壁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中间一条主干道,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大院由王汝成和王汝聪兄弟俩1796年修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所建,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年间,200多年,随着王家族业的不断兴盛,在村中,由西向东,由低到高,不断延伸,渐修渐众,营造了总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之巨的建筑群体,比宫殿建筑总面积16万平方米的北京紫禁城还要庞大。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王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是我国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晋商大院的典范,其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都堪称中华一绝。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王氏自元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后,家族历680多年已传至27世,鼎盛于清朝康、乾、嘉年间,此间,王家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42人。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王家大院的祖宗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从农业涉及商业,资产逐渐雄厚。于是大兴土木,营造宅第。王家最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逐渐扩展。最后便形成如今我们看到的气势让人震撼的建筑群。在康乾盛世年间,王家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官名。跻身儒林名登仕籍者至少50多人。道光年间开始王家逐渐衰落,有的后代甚至成为盗贼和乞丐,变卖自家宅院。辉煌了600多年的王家终于易主,后人举家南迁。解放之后王家大院也成为贫下中农所有。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纵观几个晋商世家的发展脉络,大体都是如此,从创业维艰,由穷而富,耕读传家,致商以仁,闻达于朝廷,显赫于乡野,但年久日深,人丁渐多,族派分化,教化莫及,终有不肖子孙,家风尽弃,大浪淘沙,亦是必然趋势。“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座座深宅大院显示着往日的掠影浮光,同时带给了我们诸多的深思和感慨,便已足矣!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走进山西王家大院 沧桑已尽繁华犹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