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殲-20的表現超出我的預期

近日,最早列裝殲-20的空軍某部,開展了殲-20與殲-16、殲-10C新型戰機編隊協同戰術訓練。從2011年首飛,到今天的實戰實訓,殲-20走過了7年的艱苦歷程。

楊偉:殲-20的表現超出我的預期

7年,對於一款四代機來說,是什麼概念?我們不妨對比一下第三代戰機殲-10,就不言而喻了。殲-10從1998年首飛,到2016年整建制形成戰鬥力,經歷了8年;而作為四代機的殲-20,在採用更多新技術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這一進度,實屬不易。更為重要的是,殲-20戰機交付空軍某部後,這支部隊在短時間內培養了一大批熟練掌握殲-20戰機技戰術性能的飛行人才、指揮人才、保障人才。

楊偉:殲-20的表現超出我的預期

為此,作為總設計師的楊偉發出了由衷的讚歎:殲-20的表現超出我的預期。作為一型新飛機,在這麼短的時間,被這麼多的飛行員掌握到如此熟練的程度,這跟以前我們研製的飛機,包括我當總設計師的其他飛機相比,殲-20的表現是最突出的。

竟然連總師都說殲-20的表現超出了他的預期,看來殲-20確實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那麼,殲-20為什麼會取得超出預期的表現呢?歸納起來,應該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是殲-10的研製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殲-10是我國第一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戰鬥機,通過殲-10的研發,創建了一套創新研發的體系,尤其是鍛鍊了一支能研製跨代新機的創新型隊伍。楊偉曾說過,殲-10的研製開創了我國很多個第一,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包括綜合航電、飛控等配套基礎和試驗設施手段都是當時建起來的,而且現在中國很多航空技術核心和重要研究人員當年都曾經參加殲-10的研製,殲-10為中國航空工業積累了大量的技術、人才、平臺、精神等財富。

楊偉:殲-20的表現超出我的預期

楊偉:殲-20的表現超出我的預期

其次是中國空軍的急切需求促進了殲-20的快速裝備和形成戰鬥力。殲-20於2016年11月珠海航展上才首次公開亮相,然而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就列裝作戰部隊形成戰鬥力,並全面開展實戰化訓練。這個進度確實令人驚歎,為什麼這麼快,看看我國周邊的國際環境就知道了。日本、韓國紛紛引進F-35,美國的F-35也已經部署到了日本,而敘利亞戰爭,更是讓隱身戰機開始登上戰爭舞臺,美國的F-22與俄羅斯的多款三代戰展開空中對峙,以色列的F-35甚至直接參戰。這一系列,不能不讓中國空軍感受到緊迫感,四代機時代已經來臨,殲-20必須儘快形成戰鬥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