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編委辦權威解讀,我省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要做好這幾件事

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是黨中央交給遼寧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遼寧振興發展的迫切需求,必須加大力度加快推進,不折不扣地抓緊抓實抓好。

6月1日,省委、省政府召開省直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實施動員大會,標誌著我省省直事業單位改革方案轉入實施的關鍵階段。我們一定要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明確任務、明確責任,全身心投入改革、推進改革,堅定不移、毫不懈怠打贏事業單位改革攻堅戰。

本報今起推出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系列報道,解讀改革政策,關注改革進展,總結改革經驗,為改革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6月1日,我省召開省直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實施動員大會,標誌著省直事業單位改革由方案制定轉入實施階段。我省印發的《省直公益性事業單位優化整合方案》和《省直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組建企業集團方案》,成為改革實施的總依據。

按照既定時間表、路線圖,省直事業單位改革正在穩步推進。

明確方向,抓住關鍵,統籌推進改革

黨的十九大指明,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向是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

全面貫徹黨中央關於加快事業單位改革的決策部署,《中共遼寧省委關於加快推進全省事業單位改革的決定》明確指出改革的目標任務:全面推進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理順政事關係,實現政事分開,不再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加大經營性事業單位改革力度,推進事企分開。區分情況實施公益性事業單位改革,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理順同主管部門的關係,逐步推進管辦分離,強化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主要為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優化職能和人員結構,同機關統籌管理。

省直事業單位改革時間比較集中、面臨問題比較複雜,必須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以黨的政治優勢引領改革、推進改革、完成改革。對此,省委明確要求,新組建的事業單位要及時成立黨的組織,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確保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步研究、同步推進、同步落實。

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要求,優化職能配置,整合機構設置,壓縮事業單位總體規模,

是為了充分激發事業單位活力和創造力,提高公益服務能力和水平,為遼寧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提供動力。遵循這一指導思想,我省把堅持高質量發展貫穿改革全過程。對照省直事業單位兩個改革方案,省編委辦有關負責人解釋,這次省直事業單位改革,是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的具體體現。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對事業單位優化整合並賦予新職能,為“五大基地”建設提供支撐保障。

省直事業單位改革先行一步率先改革

6月1日召開的省直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實施動員大會明確要求,確保省直事業單位改革任務全面落實、按時完成,為統籌推進黨政群機構改革奠定基礎,為全省事業單位改革樹立樣板、作出表率。

對此,省編委辦有關負責人解釋,省直事業單位改革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只有省直事業單位先行一步、率先改革,才能更好引領市、縣、鄉各級事業單位改革,形成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乾的整體效果。

根據統一部署,

6月底前,省直有關部門和各籌備組要制定組建實施方案,報省委深化機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審批。7月底前,經營性事業單位完成清產核資、資產劃轉、工商登記註冊、資產注入、撤銷機構、收回編制、人員安置和社保銜接等工作,公益性事業單位按照新賦予的職能開展工作。8月底前,全面完成事業單位改革任務。

今年5月5日,我省召開全省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一竿子插到底”,對省、市、縣、鄉事業單位改革進行動員部署。會議要求,各市縣要嚴格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健全領導機制,明確責任主體,細化工作方案,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全省上下統一行動、統一標準、統一尺度,紮實有序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省編委辦有關負責人說,6月1日正式印發的兩個改革方案,是根據黨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和深化地方機構改革的要求,按照《中共遼寧省委關於加快推進全省事業單位改革的決定》精神,針對我省事業單位改革發展實際制定的,是改革實施的總依據。

解決歷史頑疾,開闢發展新天地

據介紹,遼寧有事業單位3.5萬餘家、事業編制超過110萬名。其中很多事業單位是在計劃經濟年代形成的,曾經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過重要作用,作出了歷史貢獻。但是經過多年的運行和發展,特別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政事職責不清、管理體制不順、生機活力不足、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有的業務萎縮、名存實亡,有的設置分散、規模過小,有的職責相近、重複設置,有的人浮於事、管理混亂。

就省直事業單位而言,主要表現為“多而散”“小而弱”。省本級事業單位分佈在80多個部門,平均一個部門10多家,有的一個部門甚至達到30至40家,重複設置、定位不清、職能分散、力量薄弱、效率低下。大量資產分散在這些“小、散、弱”的事業單位中,造成資源閒置,同時又要靠財政供養,增加了財政負擔。

事業單位存在的這些矛盾和問題,都是歷史形成的。省編委辦有關負責人解釋,這次省直事業單位改革,就是要解決歷史頑疾,闖出事業單位發展的新天地。

據介紹,2016年以來,全省通過組建企業集團、推動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和收空編等一系列措施,大幅度壓縮事業單位規模,共收回事業編制15萬名,事業單位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

這次改革,省直事業單位(不包括醫療、高校、地稅系統)中的經營性事業單位全部改企轉制、公益性事業單位優化整合,改革後的數量為65家,精簡比例達90%,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按照既定的時間表、路線圖,以硬措施保障硬任務,我省省直事業單位改革正在堅定不移、毫不懈怠地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