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取代崇禎皇帝可以扭轉明末局面,從分崩離析到大明中興?

崇禎皇帝朱由檢作為明朝統一時期最後一任皇帝自盡在煤山,他所處的時代天下大亂,關外滿清崛起,內憂外患,最終明朝滅亡。

有人一直試圖證明,當時明朝若是換一位君主執政,比如雄才大略的洪武皇帝朱元璋,那麼必能扭轉亂局,重整河山,實現明朝中興。

事實真的如此嗎?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下面我們就來掰扯掰扯這個問題。

朱元璋取代崇禎皇帝可以扭轉明末局面,從分崩離析到大明中興?

首先我們要肯定,朱元璋是可以解決很多崇禎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比如財政問題。

明朝末年首要問題是財政危機,而財政危機的根源在於東林黨控制的江南賦稅地區收不上來稅,這個問題又是因為崇禎擅殺魏忠賢,導致東林黨在朝廷一家獨大。

本來,明朝自洪武永樂之後,皆用宦官控制特務組織,用以制衡文官集團,效果還是不錯的。

可以說,假如洪武皇帝朱元璋處在崇禎的位置,他斷然不會輕易殺魏忠賢,廢東西廠等特務組織,使得東林黨一家獨大。

東林黨被壓制,則江南賦稅可以解決一大半,有了錢,明朝就能訓練更優秀的軍隊,就能建設更加穩固的國防,也能安撫大部分流民。

朱元璋這種雄才大略的君主確實可以挽回一些局面。

那麼,這樣做是不是就可以完全解決明朝末年的所有問題了呢?並不是!

朱元璋取代崇禎皇帝可以扭轉明末局面,從分崩離析到大明中興?

明朝末年就如同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沉痾積弊。

首先,明朝的皇族後裔太多,成為了國家極其沉重的負擔。

朱元璋建國初期,為了江山不落入外姓之手,規定凡是朱家子孫皆可世代享受俸祿,又有地方諸藩王控制土地財富。這個制度起初未見弊端,但是三百年後的明末,朱家後裔早已多如牛毛,史書記載,當時朱家的皇族後裔幾十萬人,成了國家最大的負擔。

這一點即便是朱元璋站在崇禎的位置上,也無法改變,因為是祖宗家法,歷代遵循,你強行變革,必然招致大亂。

其次,明朝外敵滿洲人在萬曆時代就已經崛起,無可避免,而且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再到多爾袞,這些人都是精明強幹,頗有頭腦的領導人,比如皇太極每次入關進攻明朝都是在農民起義軍處於劣勢的時候,這是一種制衡策略,就是不讓明朝滅掉起義軍。

面對這樣的敵人,即便是朱元璋復生,也無法一蹴而就將其消滅,因為敵人幾乎不犯錯誤。

朱元璋取代崇禎皇帝可以扭轉明末局面,從分崩離析到大明中興?

第三,制度性的缺陷以及歷史慣性不會因為某位英明君主而有所改變,歷代開國之君的班底多是從患難中獲得,但是繼任者只能從官僚體系中選拔自己的團隊,這種團隊既脫胎於官僚體系,又怎麼能像開國初期那樣“單純”呢?

明朝末年,勳貴集團,東林黨,王族集團,宦官集團這些集團之間錯綜複雜,一個個都是根深蒂固,即便是朱元璋處在崇禎的位置,他也絕對無法像開國初期處理李善長、胡惟庸、藍玉那樣可以生殺予奪,予取予求。

因為朱元璋建立明朝,作為開國之君有絕對的威望和資歷,但繼任者即便再怎麼英明神武,總歸沒有這樣的威望資歷,沒有這樣的威望資歷還想要強行變革這些強大的利益集團,那麼搞不好就要引火自焚。

比如明朝的正德皇帝,其實就是一位頗有才略的皇帝,但是卻被各大集團搞的生不如死,最後不但不明不白的駕崩,還落下來一個昏君的名號,這就是利益集團的力量。

朱元璋取代崇禎皇帝可以扭轉明末局面,從分崩離析到大明中興?

所以,即便是朱元璋取代崇禎執政明末亂世,他或許可以不對驛站公務員裁員,這樣或許就沒有李自成,但是,當時的局面已經是內政上積重難返沉痾積弊,外部局勢無法逆轉只有硬抗,三百年制度和歷史的慣性也不是哪一位英明君主可以一下子的扭轉。

如果再考慮到所謂的“明末小冰河時代”的氣候影響,就更難了。

朱元璋若取代崇禎,或許能延長明朝國運,但最多也僅僅是他這一代苟延殘喘,不會有根本性扭轉,明朝最終結局應該和歷史上一樣,不會有太大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