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流量斷崖下跌50%,是消費理性還是流量被吞噬?

618電商年中大戰硝煙剛剛落下,各大電商在整理成績之時卻驚訝的發現,今年的平臺流量增長卻遇到困難。有的平拍電商負責任人表示:錢也花了,廣告也打了,流量卻不及預期甚至根本看不到618的優勢。據統計,今年618流量遭遇腰斬,下降50%,電商人不禁迷惑:流量去哪兒了?那麼,為什麼618流量大不如從前呢?

618流量斷崖下跌50%,是消費理性還是流量被吞噬?

618起始於京東店慶,於2010年正式由京東推出,是京東促銷力度最大的一天。然而,電商市場競爭激烈,除了京東,天貓、蘇寧等電商也紛紛加入618大促之戰,導致流量分流。競爭激烈的市場集中在一天爆發,縱使流量總額龐大,也抵抗不住各大巨頭們分羹蠶食。

618流量斷崖下跌50%,是消費理性還是流量被吞噬?

618流量斷崖下跌50%,是消費理性還是流量被吞噬?

除了平臺的競爭,更重要的是消費者態度發生了轉變。一年當中有雙11和618兩個購物狂歡節,去年的雙11過去已經有半年之餘,然而下一個雙11 卻僅在5個月之後,年中時節的618相對而言在時間點上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不少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被自行壓制到雙11。另一方面,消費者對狂歡大促背後的玄機已經有所耳聞,對所謂血崩大促已經沒有那麼高的熱情甚至略帶質疑。

618流量斷崖下跌50%,是消費理性還是流量被吞噬?

行業內外的平臺引流壓力,不合時宜的618,消費者對狂歡大促背後商品質量的隱憂,導致今年618流量遭遇斷崖式下滑。一面是商家造節的空前力度,一面卻是消費者冷淡反應。電商們反思的不應僅僅是流量下滑的問題,更應該研究消費者購物心態的變化,消費者的消費態度日趨理性,簡單的打折促銷或是無比複雜的免減紅包已經不能勾起消費者的消費慾望。電商們如果繼續抱定造節策略,相比將會繼續遭遇流量大戰滑鐵盧。

你怎麼看?說說你的看法吧!

關注我們將持續分享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