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2030年世界第一?亞洲的未來會好嗎?聽聽大咖怎麼說

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是

“開放創新的亞洲 繁榮發展的世界”。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摩擦?亞洲的未來會好嗎?中國經濟會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嗎?聽聽大咖們怎麼說。

中國經濟2030年世界第一?亞洲的未來會好嗎?聽聽大咖怎麼說

林毅夫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

2030年中國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中國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能夠保持6%的年均GDP增長率,這也是能夠滿足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各方面目標的增長率。

到2025年中國將會成為二戰後的第三個從低收入國家步入高收入行列的經濟體:第一個是韓國,第二個是中國的臺灣地區。

到2025年的時候,全世界將會有39%的人生活在高收入國家,與現在相比,生活在高收入國家的人口會翻一番。

到2030年的時候,中國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那時候中國每年將會為全球GDP的增量貢獻30%以上。

張宇燕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中國大量拋售美元資產可能性小

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市場上有人擔心中國一旦大量出售美元資產,就可能使美元利率上升,整個世界都會受到影響。我個人認為,這個可能性很小。減持外匯儲備涉及資本項目,是金融問題,應當與貿易問題分開來看。

中美兩國如果打貿易戰,沒有勝利者,一定是兩敗俱傷。美國應該回到理性的立場來討論這個問題,我想中美雙方還是能夠通過協商,在短期內找到好的解決辦法。

中國改革開放惠及周邊國家

中國的改革開放對周邊國家有溢出效應,因為中國在亞洲是最大的經濟體。東盟10國,加上中日韓3國,中國比另外12個經濟體的GDP都要大。中國開放了以後,其他國家也得到好處,它們的經濟發展了,反過來又對中國有正向的促進作用。中國要全面形成開放新格局,很重要的一個抓手就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共商、共建、共享是基本的原則,最終結果是要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美國的貨幣政策才是亞洲經濟的頭號風險

亞洲各國的經濟總體情況不錯,東盟十國加上中日韓三國,去年的增長達到了5.5%,比全球的增長高了2個百分點,亞洲整個經濟增長引領世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今年對亞洲經濟增長的預測跟去年差不多,去年是5.5%,今年是5.4%。

亞洲經濟發展面臨的第一個風險不是中美貿易摩擦,第一個風險是美國的貨幣政策,還有歐洲、日本,整個貨幣政策的變化問題。還有就是涉及地緣政治、網絡、自然災害等風險。所以,要綜合預測亞洲經濟增長,不要僅侷限在某些國家的問題,或是中美貿易上。

樊綱

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

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引起亞洲經濟波動

中美貿易一開始是貿易的摩擦,後來上升到貿易的戰爭,有很多不確定性。現在一個非常大的風險是可能引起亞洲經濟的波動。

亞洲現在是一個產業鏈,有上下游分工,中國雖然出口美國許多產品,但是中國的出口產品裡包含了大量從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進口的產品,比如韓國的顯像面板,日本、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各種零部件,還有東南亞各國的一些資源性產品。很多產品是中國組裝,比如一個iPhone手機1000美元,中國可能只賺了50美元到100美元,然後出口到美國。現在中美之間貿易的摩擦會影響到整個貿易鏈以及在亞洲的整個供給鏈,世界貿易現在是一個整體,大家相互交往,不是簡單的貿易,是在供應鏈的上下游上的交往,需要防範中美貿易摩擦對亞洲經濟造成的風險。

戴相龍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

未來20年亞洲經濟繼續領跑世界

對亞洲經濟的預測應該從挑戰和機遇兩方面看。我側重講一下機遇,我認為未來至少20年,甚至於到本世紀中葉,亞洲還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中國發展強勁,印度速度可能會更快,中日韓的合作會加強,“一帶一路”的發展會給亞洲帶來新的機遇。

中國要繼續推進供給側改革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年均增長9.4%,後十年增長7.9%,近五年增長6.9%。中國經濟如果想質量更好地增長,需要做的事太多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供給側改革。

第一,改善產品供給。去掉那些落後的、違法違規的產能,保持有效產能,還要創建高新技術產能。這樣,會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會有大量企業要關閉和被兼併。據一個部門反映,2016年成立債權委員會1.2萬家,實際違約債務15萬億。因此,中國當前面臨的一個緊迫的問題,去產能就是債務處理。中國改善供給,既要從中國實際出發,又要學習外國的經驗。比如說學習日本的經驗——企業債審法,中國要建立一個企業債務充足條例。

第二,資金供給。世界排名前十的保險公司中國有兩家,我們最大的債權公司收入還不及摩根大通的四分之一,短板就在這裡,要提高社會資本供給能力。

第三,學習德國。德國的住宅儲蓄銀行效果很好,我們也要總結經驗,成立政府引導扶持,合作互助,或者與商業經營相結合,主要為城鄉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的金融業務。改善了這些供給,中國經濟增長的趨勢一定會穩步發展。

中國經濟2030年世界第一?亞洲的未來會好嗎?聽聽大咖怎麼說

資料參考 / 博鰲亞洲論壇官網、人民網、經濟觀察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