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雄:感恩之歌

羅偉雄:感恩之歌

客名君按:今天發的是羅偉雄教授的作品《感恩之歌》。感謝羅教授賜稿!這首詩由羅教授於2011年4月5日(清明節)寫於故鄉楓朗坎夏,並發表在著作《家鄉情懷錄》中。作者羅偉雄教授,1937年10月生於大埔楓朗鎮,經濟學家,1956年大埔中學高中畢業後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並留校任教,為教授、博士生導師。羅教授長期致力於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並一直關注家鄉梅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梅州作為“客都”的戰略,就是他在2000年9月在“北京嘉應中心成立十五週年暨梅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討會”的千人大會上首次提出的,之後他一直推動該戰略,2004年終被當地政府果斷採納並實施。客名君曾當面聆聽羅教授剖析政治經濟學,真是豁然開朗。

羅偉雄:感恩之歌

那就是我祖海 - 天竺少女

羅偉雄:感恩之歌

感恩之歌

羅偉雄

2011年寫於楓朗坎夏

感恩,媽媽妊娠分娩的痛楚;

感恩,媽媽哺育教誨的良苦!

每個兒孫的成長,

都沐浴著的媽媽恩澤,

享受著的媽媽愛撫。

啊,媽媽——

您象大山那樣巍峨;

您象大山那樣海寬廣!

今天,

我們沿著“感恩路”,

走到您的墳前,

燒上一柱香,

獻上一份愛,

寄託一片哀思!

啊,媽媽——

您眷戀的兒孫,

已成家立業,

開疆拓土;

您酷愛的山林,

如今,

朗月銀輝瀉千峰,

楓林紅葉映萬樹。

啊,媽媽——

安息吧,

願您在天國,

消除人間的勞累

憩息、幸福!

客名君注:

羅教授這首詩是有背景的,既是對母親的感恩,也是對祖先、故土和族人的感恩。2011年,為方便鄉親祭祖,由大埔“客家人慈善會”捐資在坎夏背頭嶺修建了百米長的登山路,起名“感恩路”,這首詩就是體現羅教授倡導的將“敬祖”和“感恩”結合的精神。

羅偉雄:感恩之歌

楓朗鎮,有“楓林月朗”之美譽,和大埔的百候、三明等鎮一樣,自古以來堪稱人才製造機。坎夏羅姓出了革命思想家羅明、南派箏王一代宗師羅九香、愛國書法家羅仲南、高參羅玉良少將、名醫和詩人羅籌九等名人。其族譜雲:“肇遷以來,歷五朝,越七百載,開代廿九,衍丁五萬餘,播及海外各國、國內三十四省區,斯文迭出,譽滿天下”。

羅偉雄:感恩之歌

值得一提的是,客名君寫過這麼多政商文化界的名人,他們無一不真摯感念母親的恩情(皆有親口表達的記錄證據),例如葉劍英、熊德龍、曾憲梓、賴國傳、鄒錫昌……客家母親勤勞樸實善良,有些甚至不識字,卻奇蹟般地培養出高度智慧、大氣磅礴的孩子。不說客家,話說“石三伢子”不也是有個質樸善良的草根母親麼?

羅教授在他的書《家鄉情懷錄》中《贊草根類母親原生態的哲理思辨》裡面提到:“她不善言辭,但她在不多的言詞中卻以原生態的‘因果報應’觀點,給我們幼小的心靈裡埋下了如何做人、做事的閃光種子。……她不但這樣說,而且還這樣做,每每對上門的乞丐……不是給米就是給錢,顯得那樣慈善和虔誠。”

所以,客名君覺著,從實證的角度看,感念親恩、感恩圖報,是成就大業的一個必要條件,如果三生有幸,就是一個充要條件……

羅偉雄:感恩之歌

作者羅偉雄教授

羅教授和父母

羅偉雄:感恩之歌

羅教授提出“客都”戰略

羅偉雄:感恩之歌

作者的書法作品

羅偉雄:感恩之歌

作者和他的書法作品

羅偉雄:感恩之歌

作者為主編的書,與故鄉有關

~~~~~~~~~~~~~~~~~~~~~~~~~~~~

這裡寫的是客家名人,看的卻是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