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生豬壓欄的心態,與市場轉變

壓欄, 其實是從歷來養豬,演變到現在的一種常態思維而根深蒂固,以前, 農村及整個市場都對肥肉而熱捧, 肥肉不但吃肉解饞,還可以煉油, 豬油又是全民不可少而依賴的佐料。那時農村誰家養的豬大而肥, 鄰居都對他刮目相看, 奉承話一大堆,而市場的殺豬匠以傾向於大而肥,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這都是市場的真實寫照。

時過境遷, 九十年代中後期,散養少了, 人員大量外流打工, 經商下海,逐步形成專業育肥群體,由於成本物價的上漲, 豬價以隨之上漲,養的人少, 利潤相應就高了, 高了就擴大生產, 養的人就多了。

當時, 由於貧困地區無法擴張, 條件落後, 很多地區無人願養, 國家動用補貼動員而養豬, 才慢慢發展成養豬專業戶,而在後來產生豬週期。豬週期的產生, 完全體現了市場經濟搏益, 有利大幹快上, 壓欄牛象豬而利益最大化。無利,退養少養而精養形成豬週期。

而豬週期的暴利產生, 形成了專業育肥的群體大量出現, 大量的出現催生了集團化發展, 但是, 集團化發展的不同是自繁自養, 而不是專業育肥的思路, 所以演變到今天的市場, 很多人看不準市場目標了的原因所在。在我地不論大小基本都是自繁自養。

所以, 今天的豬市發展, 很多人還抱著狡性思維經營豬週期的暴利。大企瘋狂擴張, 他們那一家不是經營的自繁自養與代養模式呢?不論他的商品上市, 還是你買他的仔, 他們都賺取了市場的利潤。這些年的中小散以發生了轉型思路, 提檔升級, 這些都是對市場的不確定的因數所在。壓欄, 別在抱狡性思維刻意壓欄了, 刻意壓欄都是貪的體現。

可以這麼說, 從去年到以後刻意壓欄都是對市場的一種誤判, 你以跟本不瞭解市場變化的產生。豬價跌到現在你還認為是壓欄保價嗎?你評估過全國大中小自繁自養的是多少?你評估全國的市場每天有多少仔豬出生嗎?它是不管你壓不壓欄挺價, 它是源源不斷而來到市上。

壓欄就變向豬源供給,繼續加大市場消費。別錯誤, 認為壓欄減少上市量是扛價, 別認為壓欄就減少仔豬供求, 別認為壓欄是減少投資, 別認為壓欄能獲暴利。

其實很多觀點早以發帖談論過,看本人的發帖要當連續劇看, 還要有悟性才行的。不信去年在五百元以上,30斤左右買的仔, 6元的價照虧不誤, 6.5元價請人的照虧不誤。不論他有多牛逼的老手, 至少是虧損與楊白勞同在。全國豬價一盤棋, 雖有價格之分, 但以有成本之分, 所以, 別認為地區省份價格不同, 其實是價格利潤相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