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Created by FY

添加【賜骨·手作】客服:cigu008

查看更多 文藝豪士必備裝備

東方向來有香囊傳情的佳話美譽,王孫貴族也會隨身佩戴精緻香囊彰顯身份地位。其實,在遙遠的西方文化中,也有香囊文化的痕跡,不僅和東方的香囊外表不同,還各有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品品這西方香囊的味道。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據文獻記載,這種香囊大約出現在13世紀中期,一直到17世紀都十分流行。起初這種香囊只是用來存放香料去除異味,後來也有在香囊中放草藥的做法用以預防感染疾病。

同時期也有流傳一種香料球,裝有橙子,丁香,油和金色緞帶,據說在當時是用於恢復魅力值的巫術,不過按現在的眼光來看,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迷魂香”。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與東方以布料為主的香囊明顯不同,歐洲的香囊主要是由金屬材質打造的“小容器”。雖然外表質感截然不同,來自歐洲常見的球形香囊的設計構造卻與我國古人“被中香爐”的原理相通。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被中香爐,最早記載於史料《西京雜記》,漢武帝時,京城長安有位叫丁緩(公元前140~前80)的能工巧匠,他製成了當時已經失傳的被中香爐。就是在香爐中貯存著香料,點燃以後,放在被褥之中,隨意滾動,因香爐可以始終保持水平狀態,不會傾翻而讓人嘖嘖稱奇。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歐洲的香囊除了和“被中香爐”一樣的構造,還會有分層設計的香盒,每個隔層可能會放不同的香料,也可以說是合香的意思。有些香囊中的隔層還被設置成打開後程花瓣狀,或者像切成四瓣的水果一樣打開。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香囊被分割成很多部分的隔間,用來放不同的香料。而香囊的工藝,通常是鏤空穿孔的金或者銀,裝飾著有晚哥特風格的鏤空窗飾。在許多中世紀的繪畫中很容找到這種樣子的香囊。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與此同時,作為可以用做香氣藥療的香囊,金屬材質的選擇也是為了將芳香物燃燒或烘烤,以保持最佳的擴散溫度。這一點與講究“自然蒸發”的中國古代香包有明顯的區別。

Pomanders作為芳香療法的早期形式,與香爐式芬芳劑有關,即芳香物被燃燒或烘烤而不是自然蒸發。而這種藥療方式雖說古老而傳統,但在某些地方依然沿用至今。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芳香療法的本質是,將通過芳香物質釋放出來的揮發性氣體吸入體內,或將某些芳香物質與皮膚表面直接接觸,引起人體生理反應,以達到治病、防病、保健或振奮精神的目的。

例如1874年的《考古》雜誌,第339頁31卷描述了一個配方:將蘇合香、蘆木、勞丹脂等香料磨碎成粉末,再加入玫瑰水調和,放入燒鍋燒煮,然後將燒煮後的液體混合,揉搓成形,再加入肉桂,丁香,甜沙製成具有安神作用的安息香。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到了16世紀後期,出現了一種“突破箱”,其名字源於箱子被“撲”或刺穿以釋放氣味的原理。除了保留了西方香囊的傳統特徵,還被設計用來裝液體香水,與粉末混合並吸收在海綿或棉花上。

它受到上流社會人士的青睞,人們對這種液體香水的新式美味非常讚賞,成為了現代液體香水的前身。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隨著時代的發展,香囊的樣式也逐漸產生新的變化。不再拘泥於圓形,而改良成方形、心形、錐子形等各式形狀,甚至還會有一些骷髏形的樣式。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1348 年歐洲地區發生了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黑死病大爆發。由於當時的醫生認為黑死病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所以為了預防,一要穿厚衣服阻隔空氣,二是不能洗澡通過身上的汙垢堵塞毛孔禁止空氣進入體內。

雖然這種觀念我們現在看來匪夷所思,但確實因為黑死病的肆虐,使得歐洲人在近500年的時間裡幾乎不洗澡。此刻香囊的誕生與流行就一點都不令人意外了。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當時人們偶然發現到有些植物具有天然的驅蟲作用,可以作為防身香料,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為了掩蓋人們幾乎不洗澡而濃重的體味問題。需要隨身攜帶的香料也促使了新奇的香囊盒的誕生。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歐洲諸國開始流行使用這種香囊盒, 把琥珀或龍涎香加上混合香料封在小金屬盒中隨身攜帶,以抵禦濁氣。也有歐洲國家會焚燒一種香丸以抵抗瘟疫,香丸的成分包括龍涎香、蘆薈木、沒藥、乳香、安息香、幹玫瑰花瓣和檀香,類似中國古人日常食用的合香丸。而香囊在歐洲由最開始是為了預防黑死病,而後沿用到日常生活佩香之用。他們隨身佩戴香囊的習慣一直保留至18世紀末。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香囊的用途

在中世紀,香囊最初只是用於宗教儀式。香料較強的特殊氣味,可以淨化腐臭汙濁的環境,被認為代表著芳香與純潔。

自4世紀末基督教明確規定教徒應在“聖殿中焚燒芬芳的香料”以來,香薰就成為了中世紀教會活動的重要儀式。有記載1120年8月,為歡迎教皇加里斯都二世到訪的慶祝活動中,金銀香爐中飄出的香薰和肉桂香氣充溢了城市的空氣之中。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當黑死病大勢已去,人們雖然對疾病不再恐慌,但也已經習慣了香囊的隨身攜帶。香囊的功能不再只是為了預防疾病,祛除邪魔。

精心配製的調香置於香囊球之中,備受上流貴族的喜愛,令人愉悅的香氣,也能體現佩戴者的尊貴。而姑娘們更是希望自己時刻“散發著”迷人的香氣。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下面請一起欣賞這些散發著香氣的香囊

打開歐洲中世紀的香料球

對香氣的追尋可不只是好聞迷人而已。原來讓人愉悅的氣味不僅可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好感,維護自己得體的身份,更能給人以藥理治癒的作用。不知你是否發現,那些被上流社會追崇而隨身攜帶的事物,無一例外都會被賦予更多的心血,然後變成為人所傳頌的藝術品。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網絡愛好者撰文

淘寶搜索店鋪賜骨手作

或複製下面淘口令打開手機淘寶

【賜骨手作】

複製這條信息¥2uAR0qBbmGz¥後打開手淘[來自超級會員的分享]

【賜骨 ·新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