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导演许冠文成名前的故事

人生的际遇,往往是很奇妙的。

就象许冠文,假如没有李翰祥独具慧眼,大胆超用他主演《大军阀》一片,他会不会就是今日的许冠文呢?

无可否认,主演李翰祥的《大军阀》,是许冠文人生的转折点,使他的电影事业开始出现了一个大飞跃。

入影圈纯属偶然

起初,许冠文对电影可说毫无野心,他甚至完全没有想过要在电影界发展。

他大学毕业后,便在电视台工作,负责策划剧集,编写笑话、主持问答游戏等等,并不时在《欢乐今宵》节目中客串演趣剧。一九七一年,当时无线女强人梁淑怡发觉到许冠文,许冠杰兄弟很有喜剧天份,便特地策划了一个叫《双星报喜》的节目,给他们兄弟俩主演,并特安排在农历新年推出,结果反应特佳,成了当时无线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也就在这个时候,大导演李翰祥重回邵氏,开拍《大军阀》一片,主角原属于台湾性格演员崔福生,但由于他是军职人员不能出境i正当李翰祥和邵氏为主角人选大伤脑筋之际,李翰祥灵机一触,想起了《双星报喜》中的许冠文,遂将之破格重用,这一举动当时曾令人大感惊异,觉得充满现代感的许冠文,怎么能演土头土脑的大军阀?然而,李翰祥毕竟是李翰祥,《大》片拍成推出,果然叫好又叫座,这不但证明了李翰祥有独到的眼光,而许冠文的喜剧天才也为更多人所欣赏,成了影坛的一颗喜剧红星。

香港著名导演许冠文成名前的故事

经此,许冠文不但认为自己可以吃电影这行饭,而且也对它发生了强烈兴趣。他认为炮影的创作宽度大,较有;用武之地,而且又没有电视为了追求拍摄速度,赶着出街的粗率之弊。另外,许冠文也穷过,知道金钱的好处和威力,电影所以恃别吸引他,就是比较容易赚钱。继《大军阀》之后,许冠文又先后主演了《一乐也》、《丑闻》、《声色犬马》等片,都是李翰祥执导,有很好的卖座成绩。

许冠文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当然不甘永远都做个演员,所以在追随李大导拍戏的过程中,紧紧偷师。这样,拍了几部片子下来,必就表示要做导演,希望邵氏给他机会。邵氏当然不会低估许冠文的能力和才华,表示可以让他当导演。但许氏却嫌邵氏给他的酬劳太低,转而向邵氏的“敌人”——嘉禾寻出路,终于实现了他执导第一部影片《鬼马双昆》的愿望。

当时,许冠文是以许氏兄弟公司的名义跟嘉禾合作的。他果然有种,《鬼马双星》卖座鼎盛,一鸣惊人,奠定了他的导演地位。接着,许氏昆仲又拍了《半斤八两》、《卖身契》、《天才与白痴》、《摩登保镖》等片,成功地把香港小市民的心态和形象搬上银幕,在对他们进行善意的揶揄和讽刺之余,又从中加插一些令人绝倒的笑料,因而大受欢迎。而许冠文在严肃的面孔中所产生的特有喜剧感,也使他赢得了一个《冷面笑匠》的绰号。

香港著名导演许冠文成名前的故事

许冠文反对暴力与色情。他的剧本对白简洁、精炼,通俗中富于哲理,又能注意引起市民共鸣的生活趣味。他绝对不粗造滥制,坚持一至两年才拍一部片的原则。结果,他的片子成为卖座的保证。

许冠文熟悉观众的心理,知道观众同情一些社会上的小人物,因为这里有着太多他们自己的影子。所以÷他千方百计吸引住在湾仔、华富邨、牛头角、黄大仙的千万观众,令他们心甘情愿地到戏院排队、掏钱,买下数张票子,再拖儿带女的来到戏院,张开口,一直从开场笑到散场,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睡觉。这是他的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读社会系

许冠文曾经把拍电影的人比喻为“厨师”。

他说:“如果要做到雅俗共赏的话,那么作为一个高明的厨师,要令食客全部都感到满意,那是很困难的。"他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首先设计一些适合大多数人吃的菜,然后再加上一些适合其他人的、适当的配料,搭上一些美味的“菜仔”(非主菜)。这不就可以做到荫全其美了吗?

或者,也可以设计一些“新菜”,当然这“新莱”并非乱炒一通。而是经过调查研究过食客的口味,再精心炮制出来。这样,食客在新鲜刺激及够水准的吸引下,大都会来尝试一下的。

香港著名导演许冠文成名前的故事

许冠文能够把导演与观众的关系,生动地比喻为厨师与食客,真是非常贴切。从中也可见他具有独到的见解。

事实上,许冠文的确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他是广东人,一九四三年出生,毕业于中文大学联合书院。

在大学时,许冠文读的是社会系,许冠杰在香港大学读的则是心理学。想不到兄弟俩后来竟舍弃本行,涉足影坛,并且大展所长。这也许是他0、)所学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并非学无所用厂而是帮助了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情况及摸透观众的心理,、为他们带来了在电影业上的成功。

电影何妨商业化

提起许氏兄弟,人们都会称赞他们是一对“醒目的咖仔(能干的年轻人)”,认为他们的成功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有人会感到嫉妒,也不能不对他俩折服。

特别是许冠文,他简直成为影坛上的“怪才”。他有很多对电影上的理解,大异于一般人。他认为,拍电影技巧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内容。所以,一部片子首先要剧本写得好,剧本不好,片子拍得再好也枉然。

许冠文认为,拍电影时要考虑很多问题。他并不把电影分成艺术的或是商品化的,过于高级没有人看也是枉然。唯一的办法是首先要商品化一点,能够吸引人来看,然后才从中加料,慢慢添上艺术一点的东西。 “有百分之十的艺术,总比百分之百艺术而曲高和寡,吓跑观众好得多。”他说。

许冠文很希望自己的影片能打入国际市场。他要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不单只会拍功夫片,中国人的幽默不应比不上卓别林。《鬼驱人》这样水准的制作,完全应该由中国人来拍。因为中国才是《鬼上身》最盛行的地方。他的理想是拍一套喜剧通行全世界,而且无人可以与他竞争。

虽然,许冠文每年真正的工作,只有三四个月。但是,他在乎时不拍电影的日子里,也往往抓破头皮的苦思冥想电影的桥段。

与他一起工作过的人说:许冠文很喜欢“与群众打成一片!”他往往拿着一个饭盒,凑到大伙儿面前,边吃边听工人们讲一些趣闻和笑话。如果有听不清楚的地方,他会要求别人再讲一遍,以能记住,他无时无地不在搜集素材。

香港著名导演许冠文成名前的故事

“玩"的人生观

巴金曾说过:“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许冠文对现实生活的看法是如何的呢?他也认为:“人生本身是一个悲剧。”

人是不能随意的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你病了,就是病了,谁也不能代替你。至于死亡,更是说来就来,谁也无法抗拒。所以,许冠文不信运气,他只相信计划与实行。他说:“一个人失败九次,成功一次,那唯一的一次成功,根本是在计划之内的,何来运气。”他拥有一种“玩”的人生观,但又绝对不是一般人那种玩世不恭的“玩”。他只是很看得开,他既自信又自负,有时也喜欢自嘲,这就是他深得人心的地方。由于他是一个绝顶的聪明人,所以也就具有一切聪明人所具有的通性一敏感,情绪化。他是属于医学上所说的神经质之中的艺术型。

看他的面孔,“你会觉得他是一个漂亮的男人,所以他肴当选“香港十大最有魅力男士”之一。

伯在眼镜后面的眼睛,机灵而坦率的,喜欢以一种认真的,老实不客气的神气蹬着人瞧。

许冠文认为人生的快乐非常难得,所以他选择喜剧题材拍电影,把欢笑送给广大观众,这总比苦中作乐好吧。

他绝不会成为钱的奴隶。尽管他曾穷过,但他并不认为钱可以主宰他。他说:“现在,我有钱了,但我不会拼命地去继续挣钱。”

他认为只要有舒适的房子住,有美观的车子可以代步,喜欢旅行时有足够的钱可以买机票,可以吃得好穿得暖,他就感到满足了,并不想象一些富豪那样,时时刻刻的拼命增加自己的财富,希望财富象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永无止境。

许冠文的人生观,是对人生看得很“化”,他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

从影十多年无“绯闻"

许冠文对事业和家庭都同等重视。他有一个贤良淑慧的太丸是典翌妁贤妻良母。。他们有一子一女,都长得趣致可爱,但许冠文不喜欢家人成为公众人物,所以从来不让他们在公开场合出现。

许太太对许冠文是十分信赖的。因为许冠文从影十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绯闻”。曾有人把他与叶倩文扯在一起,其后亦证实是“保水”(捏造)新闻而已。

在影坛上能以一个固定喜剧模式出现,又把自己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收放自如的,女的大概只有萧芳芳,男的则是许冠文了。许冠文能成为香港街知巷闻的喜剧大师,决不是偶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