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通到蔡家崖

新華社太原6月22日電題:火車通到蔡家崖

早晨6時許,離開車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數百名當地群眾就自發趕來“看火車”,與同樣早早前來準備乘車的旅客一起,把蔡家崖火車站擠得水洩不通。這是21日在山西興縣革命老區,群眾等待“蔡家崖號”旅客列車首發時的情景。

在等車的人群中,四位身穿八路軍軍裝的耄耋老人十分顯眼,他們安詳地並排坐在廣場的長椅上。其中的張玉老人90歲了,他說想不到在家門口就坐上了火車,還能直接到省城。

眾人等待的這一趟“蔡家崖號”旅客列車是當日山西新開行的四趟扶貧、旅遊列車之一,這四趟車往返於太原和興縣間,經過興縣、臨縣、嵐縣、婁煩四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結束了這四縣不通客運列車的歷史。

“咱們興縣偏,早先就沒想到能通火車,後來為了運煤通了貨運列車,但老百姓還是隻能眼巴巴看著鐵路坐不上火車。”一位當地幹部說。為了滿足老區人民的出行需求,助力脫貧攻堅,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全方位改造了沿線設施設備,使其具備通行客車的條件,又從方便旅客出行的角度出發,多次調整列車運行時刻。

一個多小時似乎過得很快,7時20分,列車準時發車了。

在列車上,一群穿著校服的學生興奮地說著鬧著。10歲的邢珂嘉今年上二年級,這是他第一次坐火車。“坐火車不暈車,車上還能玩。”邢珂嘉說。帶隊的學校教師陳晉麗說,他們是專程來體驗火車的,回去還要給其他學生講體會,因為絕大多數孩子甚至沒見過客運列車。

同車廂的劉瑞珍是興縣一所職業培訓學校的護工學員,她說有了火車,外出打工就不怕有急事趕不回來了。

培訓學校校長孫志周說,這次是帶著學員去太原的月子中心參觀學習,他希望用這種形式激勵學員們的就業熱情。“學員中60%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她們習慣了種地帶孩子的鄉村生活,很多人對外出有一種天然的恐懼。”孫志周說,之前去太原坐汽車容易堵車,去年大雪封山甚至七天都沒出去。

11時19分,列車正點抵達太原站。

同日中午,在蔡家崖站,也有一隊從太原出發的旅客抵達,他們要到距蔡家崖站2公里的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學習。

“火車通了以後,不僅有利於本地的脫貧攻堅,還能讓革命精神和優秀文化更好地向城市‘輸血’,傳承好紅色基因。”當地一位幹部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