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秦州峪口村丨不知道什麼原因,這裡的老人不愛去城裡的子女家


這裡說是村子,其實就幾戶人家。一條十幾米長的狹窄土路,一頭連著村寨的柴門,一頭連著山澗的泉眼。穿村而過便走進了深山老林。勤勞的主人在貧瘠的山裡開墾出一片荒地,種上一些豆角、馬鈴薯,生活便有了這落。其實在秦嶺大山裡,只要你夠勤勞,在這裡生活下去不成問題,因為這就是一座大自然的聚寶盆。

房子依山而建,到處都是石頭,村民們就地取材,省下了許多原料錢。簡易的柴門,碼放整齊的玉米棒,構成了一副田園生活畫卷。小山村很乾淨,這是我見到它的第一印象,沒有亂堆亂放的髒土破磚和枯枝雜葉。劈好的木柴整齊地碼在牆邊,同行的劉老師好奇地探頭看看屋裡,也是乾乾淨淨的。

就是在城市裡,很多人仍然隨地吐痰和亂扔雜物,而這裡的乾淨卻是山民的自覺意識,他們沒有條件把土路鋪上水泥,把家裡鋪上瓷磚,他們做不到這些,可他們能做到的都做的很好---把地掃乾淨,把木柴放整齊。我想,這是一種安居樂業、淡泊從容的生活態度,日子雖然清寒貧困,但生活絕不馬虎、決不慌亂,絕不得過且過。有這樣一種精神,還有什麼能難得倒他們嗎?


出於好奇,我們向院內走去,劈開的木柴被整齊地堆放在屋簷下,一隻黑色的貓咪領著它的兩隻幼崽悠閒地窩在柴火上曬太陽,看到我們進來,不時地發出“喵喵”聲。

屋主人聽見腳步聲後從屋裡出來,笑問“客從何處來,客往何處去”。說明來意後,非常熱情地和我們閒談。山裡人就是這麼憨厚、樸實,一句問候便放下了所有的戒備,拉進了彼此的距離。我們大家都席地而坐,感覺非常自然。大爺有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後都在城裡安家落戶了,現在就剩他們老兩口。農閒時去城裡看孫子,可總住不慣。

每次去城裡兒子家都超不過一個星期就要回來,雖然城裡各方面都方便,但大爺兩口子還是想念山裡的家,在大山裡生活了一輩子,總是感覺故土難離,“金窩銀窩不如家裡的狗窩”。只有每當過年的時候,兒孫們才熱熱鬧鬧地會來陪老人過年,可年還沒過結束,就都又走了,留下一對老人孤苦伶仃地生活在山裡。大爺說到這裡,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


在大爺的帶領下去另一戶人家,沒有院牆,但房門緊鎖,應該是上山打柴去了。大爺說這戶人家只有女主人一個人,丈夫去世的早,自己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把一對兒女拉扯大,現在也去了城市生活,她也不習慣在城裡過,雖然兒女們多次接她過去住,但也不習慣。大多數時間是一個人在山裡的老家生活。

我記得我們進村時有一位中年婦女揹著一捆柴,艱難地行走在山路上,應該就是這位女主人,這是她的家。打柴是山裡人必不可少的工作,雖然到處都是樹,但村民們愛護這裡的青山綠水,只取枯死的樹枝做柴燒。

不大工夫,女主人回來了。和大爺一樣熱情,她給我們摘了自家園子新鮮的草莓。寂靜的大山,孤寂的村民,看到有客人來到,都是這麼熱情。

屋內的程設非常簡單,簡單的傢俱,幾袋糧食隨意地堆放著。唯一能看見的現代化的東西就是一臺25英寸的彩色電視機。我沉默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裡的老人不愛去城裡的兒女家生活?

村子的另一端是村民們取水地,一池泉眼,水很清澈,旁邊是一處矮小的神廟,樸實的村民立廟懷念找到或修葺這眼泉眼的偉人。是啊,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是一種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標尺。

離開峪口村的時候,我不禁回頭又望了一眼。村子雖然渺小,但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價值觀念卻很偉大。與人為善,愛護環境,熱愛自然,故土情懷----- 喜歡秦嶺的朋友,請轉發、收藏、評論,歡迎點擊關注本頭條號“秦娥行走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