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下步有何動作,四省市“一把手”劃出重點

长三角一体化下步有何动作,四省市“一把手”划出重点

6月12-15日,“北京西路瞭望”連續發佈對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一把手”的高端訪談,深度披露了四省市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目標和路徑。

“集結號”已吹響,長三角一體化近期會有哪些新動作,“一把手”們各自的“小目標”又是啥?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

近期“五個一”是著力點

长三角一体化下步有何动作,四省市“一把手”划出重点

目標

抓緊落實“上海會議”成果,一項一項抓出實效,推動區域規劃、基礎設施、城鎮體系、要素市場、產業佈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生態保護一體化發展,努力把長三角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範區,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舉措

建好“一張網”,讓區域聯通更便捷。以互聯互通為前提,我們將打造陸、水、空、信息四張網,把區域內陸、水、空、信息的重要節點連起來,讓區域聯通更便捷。

打造“一個庫”,讓數據資源更管用。聯合建設長三角數據中心,把數據格式、口徑、目錄、接口等都統一起來。把各自的政務數據、行業數據、社會數據統一按標準進庫,實現跨部門、跨省市共享應用。

編好“一張圖”,讓產業創新更協同。

摸清家底,編制好長三角產業和創新資源標識圖,把各自產業特色和基礎標識出來。

共認“一個章”,讓改革效應更凸顯。統籌建立統一、透明的市場準入政策,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加強合作,推動標準和檢測認證結果的互認;加快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努力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辦好“一張卡”,讓群眾生活更便利。打通各地異地結算、系統對接。從老百姓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比如交通、醫保、養老,今後還有文化消費、旅遊等。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

形成特色優勢,更好支持長三角發展

长三角一体化下步有何动作,四省市“一把手”划出重点

目標

加快推動《三年行動計劃》展開佈局、《近期工作要點》落地見效,當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建設者。力爭每年都形成若干標誌性成果,向習近平總書記、向黨中央、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舉措

著眼於現實基礎,江蘇要揚實體經濟之長,加快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把豐富的產業、科技、人才資源整合起來,把多重資源疊加的優勢體現出來,釋放出創新驅動發展的強大能量,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我們將更加重視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推動產業結構加快邁向中高端,成為能夠代表和引領長三角的現代產業製造高地。

著眼於未來空間,江蘇要揚通江達海之長,全面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把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加強系統謀劃,全面推進航空、高鐵、港口建設,實現從“主動脈”到“毛細血管”的全面暢通、無縫對接。

著眼於內部優化,江蘇要揚協調發展之長,率先構建省域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考慮在一些條件比較成熟的地方率先推動跨地區的融合,以局部的一體化促進更大範圍的一體化,為整個長三角的一體化發展作出積極探索。

對上海,江蘇將更加積極主動服務和支持上海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強化戰略協同、加強規劃對接,努力實現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的合作共贏。科技方面,“最大策源地”上海和“最佳試驗場”江蘇的對接合作,一定能誕生更多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之重器”。金融方面,上海金融之水如果充分地引入實體經濟土壤上,江蘇會催生更多的參天大樹。

對浙江,立足資源稟賦,加強寧杭生態經濟帶的合作,把這一軸打造成為優美生態環境、“美麗經濟”體系、美好生活範式“三個美”的集中體現,打造世界有影響、全國能示範的長三角綠色發展增長極。加強信息技術和產業的合作。浙江的互聯網經濟基礎較好,江蘇正在加快推進物聯網建設,這兩者都形成了比較有影響的發展平臺,雙方互動、碰撞、合作的很大空間。

對安徽,共同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江蘇和安徽不斷加強長江生態保護合作,聯手開展汙染治理、生態建設,確保“一江清水浩蕩東流”。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前提下,發揮兩省的產業互補優勢,共建產業鏈、共享創新鏈。南京都市圈與合肥都市圈加強互動合作,在長三角形成優勢互補、利益共享、文化相通的都市合作示範區域。

浙江省委書記車俊:

浙蘇共同謀劃建設“一圈兩帶一廊”

长三角一体化下步有何动作,四省市“一把手”划出重点

目標

推進“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最大限度釋放改革能量。

舉措

新起點上,浙蘇合作要各揚優勢、實現共贏,需要一個牽引性的大載體:“一圈兩帶一廊”。

“一圈”,就是謀劃打造環太湖生態文化旅遊圈。爭取啟動第二輪太湖治理工程,深化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提升太湖流域綜合保護開發水平。

“兩帶”,就是合力推進寧杭生態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通過這兩條帶的建設,探索形成綠色化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完善區域新經濟走廊架構,共同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一廊”,就是共同建好G60科創走廊。兩省落實好共建G60科創走廊協議,整合利用區域重要科創資源,共同把創新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優化區域產業鏈、創新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創集聚帶。

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

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重要增長極

长三角一体化下步有何动作,四省市“一把手”划出重点

目標

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的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更高層次的內陸開放新高地、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增長極。

舉措

當好長三角科技創新策源地,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環境等重點領域,打造服務全域的戰略科技力量,集中突破一批核心技術、關鍵技術,以高能級平臺支撐高質量創新。

當好長三角生態綠色後花園,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共同構建長三角地區生態安全屏障。

當好長三角產業發展生力軍,打造長三角有機安全的“大糧倉”“大菜園”“大廚房”,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集群,統籌推進“三重一創”特別是2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全面提升產業分工協作含金量和附加值。

當好長三角對接“一帶一路”西大門,發揮聯南接北、左右逢源的區位優勢,爭當擊楫中流改革先鋒,努力成為長三角對接“一帶一路”、聯通長江經濟帶中上游的開放門戶。

當好長三角能源供給大通道,強化“皖煤東運”“皖電東送”“西氣東輸”,提升區域互濟互保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