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一年一度的「春節遷徙大片」又要上演了!!!大城市即將上演空城計,而小城和鄉村將要開始變得熱鬧非凡。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翹楚以盼的父母,離家在外的遊子,大城市和小縣城的輾轉,讓「鄉愁」成為又一中國特色。

大城市日益崛起的高樓大廈,小縣城和鄉村日益空蕩衰落的建築群,讓我們陷入思考:作為建築師,作為設計師,除了每天在做的絡繹不絕城市高樓大廈項目,其實我們能為家鄉做什麼,我們能為鄉村建設做些什麼呢?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夢想改造家》中板萬村改造這集,也許能給我們的家鄉建設提供一些思路。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板萬村改造項目由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呂品晶教授主筆。板萬村保留了豐富的布依族傳統文化及完好的村寨風貌,被稱作「最後的布依部落」。

但這裡面臨著諸多問題: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生產方式傳統,經濟發展滯後,人才流失嚴重,教育現狀堪憂。村內唯一的小學板萬村中心小學,是一幢三層磚混建築,建築、設施都非常陳舊簡陋,情況亟待改善。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小學原貌

而村裡的住宅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保留下來的舊式傳統吊腳樓,一種是新式的磚房。村落整體結構依然保持著較完整的聚落形態,但是老房子年久失修,損毀嚴重,新房子與又原村落整體風貌極不協調。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村民們逐漸離開這片古老山村,旖旎的田園風光之下,許多老屋被荒廢、遺忘……空心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空置的吊腳樓,就是這裡真實而殘酷的現實。可以說,這就是中國如今不少鄉村現狀的縮影。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於是此次改造中,建築師將目光對準鄉村振興及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通過改造留住傳統,以設計的力量守護這片「最後的布依家園」。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建築師從梳理公共空間系統入手,一是原生態地保留了以山神廟為中心的祭祀空間,二是通過建造涼亭、改造大食堂,豐富鄉村生活空間,三是通過小學功能完善、村委會改造、新建布依文化傳習所、戲臺、風雨橋、改建土陶窯,構建鄉村文化活動中心 。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圍繞小學、布依非遺傳習所、村委會、土窯人家等形成的村文化空間 ©呂品晶

對於村中76戶傳統木構吊腳樓以及風貌迥異的30戶新建磚混房屋,建築師首先進行了整村建築風貌的統一。呂品晶認為,傳統村落需要整體、統一、協調的村莊整體形象。對於村莊風貌的整治,不僅是滿足外來人觀光的需要,也了提升村民居住生活品質。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改造前的板萬村 ©呂品晶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改造後的板萬村 ©呂品晶

佔絕大多數的傳統吊腳樓民居首先進行結構扶正和加固,維護外牆依然保留了原來的夯土做法,立面板壁則遵循原來風貌予以修整完善。這些工作儘量聘請當地村民,因為他們會帶著感情投入到自己家園的建設中。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新民居改造與老民居修復 ©呂品晶

小學是村裡最重要的文化建築和公共建築,不僅孩子的教育需要它,整個村莊的文化生活也需要它。板萬村中心小學原本只是一幢三層水泥建築,食堂、廁所都非常簡陋。經過規劃,建築師將利用小學前的場地新建起附屬建築,大大豐富了小學的功能。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學校外景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學校課堂

改造中還增加了一個「鄉土教室」的功能,用以展示村莊布依族的習俗、文化。通過生產工具、生活器具、習俗儀式,包括織布、釀酒等方面的展示,讓小朋友們瞭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強自信和自豪感。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鄉土教室 ©呂品晶

另外這裡還特意為小朋友設計了一個可與家長視頻通訊的房間,讓他們可以隨時與長期在外的父母親情對話。留住一個孩子,就留住了一個家庭,就留住了村莊復興的希望。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傳統村落改造不僅僅是建築和設施的改造,也是鄉村空間關係的適應更新,是鄉村人際關係的織補彌合,是鄉土文化的激活再生。

“我們要做的事情,是通過對村莊的整體改造,去激活那些瀕臨消失的、他們的傳統習俗和文化。”在建築師呂品晶看來,這次改造並不單純是一次對建築本身的重建,更是對布依族傳統的現代延續方式的改造。


如果說板萬村的改造,是對鄉村生活環境不足的彌補,那麼莫干山的改造,可以說是對未來向鄉村遷移的生活狀態的追求。

莫干山改造一度被稱為中國最成功的鄉村改造。事實上十幾年前,這裡和許許多多鄉村一樣,村民們守著青山綠水不知何去何從。整個鄉村除了小農耕作外沒有更多收入來源。而小農經濟逐漸衰落,讓留在村裡的年輕人看不到希望,他們寧願離開故鄉去城市,留下眾多凋敝的建築,還有漫山遍野的竹林和茶園。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而莫干山的青山綠水吸引了這樣一群人,有設計師,有畫家,有文人,他們懷著鄉村再造夢想,帶著迴歸鄉村逃離都市的願望,至此,莫干山鄉村改造的大幕徐徐拉開。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這些眼界開闊、滿富情懷的中間力量,帶來了先進的鄉創理念、清新的文藝氣息及建設資金。他們散落在莫干山,尋找他們認為可以保護和創造的鄉村景觀,延續莫干山千年文化,同時注入新的生機和元素。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他們反覆設計,不斷推敲,保留了良田、山林,讓建築和景觀如長出來般,既生態又和諧。被改造的景觀儘量用上了本土材料,竹子成為造景的一大主角,當地的石材也成為房屋裝飾的一大主題,具有莫干山特色的石材擋土牆就是一大標誌。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經過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景觀和建築被保護、被設計、被精心搭配,村民接受,遊客喜歡,政府支持,設計師實現夢想,莫干山實現多贏和持續發展。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莫干山鄉村改造,讓莫干山與旅遊休閒度假的無縫對接,一方面為農民改造了生存空間,另一方面為遊客提供了度假場所,短短几年,莫干山成為中國旅遊目的地的熱中之熱,被《紐約時報》評為全球最值得一去的45個地方之一。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鄉村改造,給村民一條回鄉之路。莫干山的各個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給年輕人提供了各類就業機會,各類餐廳民宿的員工,從店長到服務員基本都來自附近的村落。另一部分空置勞動力,也展開了農業之外的三產經營,各類土特產,各類食材提供,迅速崛起。

即將回家過年,你希望故鄉變成什麼樣?

安居樂業,在莫干山從鄉愁變成了現實。鄉村改造的境界,在莫干山到達了新的高度。


隨著人口朝著城市遷移,今天,傳統村落文化生態已瀕臨崩潰。

在不斷建設城市高樓大廈同時,也許,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該如何建設我們曾經走出來的鄉村,怎樣用鄉村改造留住我們的鄉愁。

【華鑰設計】每週提供精彩設計資訊,歡迎大家點擊上方【關注】按鈕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