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讲座」从克孜尔到麦积山,听听石窟艺术的迁变过程

讲座前言:

佛教起源于印度,乘着中亚的风传入中国。而我们如今所见的佛教艺术,又是经过了如何复杂的转变才来到我们的视线?

跨越多种文化,在传入中土文化的过程中,佛教艺术首先在龟兹发扬光大,留存至今的有克孜尔石窟和苏巴什遗址等。其中,克孜尔壁画尤以菱格本生为特色,多使用冷艳的青绿重色,保留了较多的域外风情。

「喜玛讲座」从克孜尔到麦积山,听听石窟艺术的迁变过程

《券顶因缘故事画》,克孜尔171窟,237.5X371.5cm厘米,约公元5世纪,史晓明临摹,现展出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而在地处甘肃西北沙漠的敦煌石窟中,色彩明亮温暖的敦煌壁画则极形象地展示了汉家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这里,敦煌飞天吐露出最中国的曼妙韵味,敦煌菩萨和净土经变展现着最中国的盛世气象

「喜玛讲座」从克孜尔到麦积山,听听石窟艺术的迁变过程

相比而言,地处甘肃东南的麦积山石窟将世俗风味巧妙地融入到佛教之中,佛与菩萨和蔼可亲。一个个生动的身影,好像是似曾相识的芸芸众生……

「喜玛讲座」从克孜尔到麦积山,听听石窟艺术的迁变过程

平棋藻井《出行图》,麦积山第4窟,93X117厘米,北周,冯仲年临摹,现展出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从克孜尔到麦积山,从须仰视到接地气,一路向南,佛国神祇与佛教美术完成了从印度到中国的脱胎换骨的转变。

主讲嘉宾:

「喜玛讲座」从克孜尔到麦积山,听听石窟艺术的迁变过程

张同标

美术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点佛教美术方向带头人。近年来遍访中印佛教遗址,致力于研究中印佛教美术源流与传播。著有《中印佛教造像源流与传播》、《中国佛教美术发展史》、《中印佛教造像探源》等多本著作。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 子课题“中印佛教造像谱系研究”主持人等。

讲座地点: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3M层多功能活动厅(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南区3M层,A5A6电梯)

限定人数:150人

费用:讲座免费,需提前预约(请扫下方二维码预约讲座名额)

联系电话:021-50339801-2013 教育部

讲座:《从克孜尔到麦积山》

长按识别二维码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文化艺术体验基地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体验站点

展览信息

即 将 展 出 > > >

「喜玛讲座」从克孜尔到麦积山,听听石窟艺术的迁变过程

佛国山水II——静水深流

展览日期:2018年4月14日-2018年5月28日

展览地点: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3楼)

正 在 展 出 > > >

「喜玛讲座」从克孜尔到麦积山,听听石窟艺术的迁变过程

佛国山水Ⅰ——造像深处

展览日期:2018年2月3日-2018年5月28日

展览地点: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3-4楼)

导 览:每日11:00、14:00,现场提供两场免费导览;其他时段导览200元/次,需拨打021-50339801预约

展览购票

「喜玛讲座」从克孜尔到麦积山,听听石窟艺术的迁变过程

更多内容:

「喜玛讲座」从克孜尔到麦积山,听听石窟艺术的迁变过程

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喜玛拉雅中心A区3楼

可搭乘7号线至花木路站或1013、976、

花木1路、浦东11路、江南专线

3F, Zone A, No.869, Yinghua Road, Shanghai

Take Metro Line 7 to Huamu Road station or No.1013, 976,No.1 Huamu, No.11 Pudong, Jiangnan Line Bus.

【当前展览 | Current on view】

“佛国山水Ⅰ—造像深处”

Blissful Land: Into the Depth of Statues & Murals

3-4F 2018.2.3-2018.5.28

【参观时间 | Hours】

周二至周日:10:00-18:00

17: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特展除外)

Tuesday to Sunday: 10:00 am - 6:00 pm

Entering no later than 5:00 pm(Closed on Monday except special exhibition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