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枯草湯治失眠

半夏枯草湯治失眠

現來探討一下失眠的病機以及半夏枯草湯的用藥機理。

一、失眠病因病機論述:

失眠是指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類病證。古代文獻又稱“不寐”、“不得眠”、“不得臥”或“目不瞑”等。引起失眠症的病因很多,或年老體衰、久病大病、憂愁思慮導致氣血虧虛,或陰虛之體虛火上炎,或氣滯、瘀血、痰熱等邪氣擾神,或痰溼、食滯內擾導致胃氣不和等,凡此種種,均可引起失眠。

雖然病因眾多,但歸納起來不過兩種:正虛和邪實。查閱資料,《景嶽全書·不寐》中雲:“不寐證雖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蓋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不足耳”,此言可謂一語中的。

各種原因所導致的失眠症,就其總的病機而言不外乎陰陽營衛的失調。衛氣的出陽入陰,營衛循行有度是形成良好睡眠的基礎,對此,早在《內經》中就有過詳細的論述。

《靈樞·口問》曰:“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主臥……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

《邪客》雲:“今厥氣客於五髒六腑,則衛氣獨衛於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滿,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

《營衛生會篇》又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由此可見,《內經》認為失眠主要是各種原因引起陰陽失調,營衛循行異常所致。生理情況下,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半夜子時營氣與衛氣會合於手太陰肺經,如此循環往復,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陽則寤,行於陰則寐,從而產生人體有規律的正常睡眠週期。若氣血營陰虧虛或痰熱瘀血等實邪侵擾,引起機體陰陽失調,營衛之氣不能按照正常的路線循行,失去其時間上的規律性,人體也便相應地喪失了原來寤寐交替的節律性而表現出睡眠的障礙。故《臨證指南醫案》雲:“不寐之故,並非一種,總由陽不交陰所致”。

半夏、夏枯草二者配伍何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呢?原因就在於這一藥對的配伍能夠順應天時,調整陰陽,使營衛循行有序,切中了失眠症的病機。《醫學秘旨》曰:“蓋半夏得陰而生,夏枯草得陽而長,是陰陽配合之妙也”,此言可謂對這一配伍最好的解釋。

衛氣白天行於陽分,夜間行於陰分,行於陰分時人體便入睡。夏枯草稟純陽之氣,能使浮散的衛氣收於陽分,半夏得陰而生,又可把衛氣從陽分引入陰分,二藥配合,共同恢復營衛如環無端的正常循行,促使人體睡眠晝夜節律的重建。

此外,氣滯、痰熱也是失眠的重要病因。夏枯草“味微苦微辛,氣浮而升,陰中陽也”(張景嶽)。《本草通玄》謂之“補養厥陰血脈,又能疏通結氣”。半夏降氣和胃,二者相伍能夠調節氣機,使清升濁降而不擾神,神安則寐。除此之外,半夏、夏枯草皆能化痰,適當配伍對痰熱之失眠亦是良藥。

《冷廬醫話》卷三引《醫學秘旨》雲:“餘嘗治一人患不睡,心腎兼補之藥遍嘗不效。診其脈,知為陰陽違和,二氣不交。以半夏3錢,夏枯草3錢,濃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補心等藥而癒。蓋半夏得陰而生,夏枯草得至陽而長,是陰陽配合之妙也”。

四、感悟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