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端午的记忆就是手脚上面绑花绳,带着奶奶做的荷包时的欣喜,和小伙伴早早起床去折柳枝的欢快,各种粽子与蜂蜜的香甜。准备又到端午,你准备好粽子了么?

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粽子的来历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爱国诗人屈原。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龙虾君就来讲讲中国的“粽子八大流派”。

北京派

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北方粽子的代表。

背景粽子个头大,

大多数是糯米粽,

红枣、豆沙做陷。

广东派

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南方粽子的代表。

个头小,精致,

冬叶包裹着糯米、绿豆、

咸蛋黄、五花肉等,

材料丰富。

嘉兴派

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浙江嘉兴粽子为斜长方形,较大,

米选择上等白糯米,

肉从猪后腿精选,粽子煮熟,

油渗入米内,入口鲜美。

闽南派

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选择上乘糯米,猪肉选择三层块头,

卤的又香又烂,加入香菇、虾米、链子。

吃的时候蘸蒜泥、红辣酱等佐料,

香甜滑嫩。

山东派

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在那么多粽子中,

山东黄米粽子备份最大,资格最老。

选用黄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

夹以红枣,风味独特。

食用时加入白糖,增加甜味。

四川派

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四川人爱吃辣,所以粽子也是麻辣。

口味麻、辣、鲜、香,

绝对地道的川味。

西安派

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西安的蜂蜜凉棕子历史悠久。

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陷。

吃时浇以蜂蜜与黄桂酱。

云南派

涨姿势!端午粽子也有流派

云南的竹筒棕具有少数名族特色,

选新鲜的金竹、香竹,甜竹为容器,

在每节竹子中盛水盛米盛配料,

用宽大的蕉叶、粽粑叶封口,

米选择糯米或者香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