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代宮廷一天只有兩頓飯,皇帝妃嬪不會餓嗎?

清朝宮廷一般採用兩餐制。按照制度上規定,早膳在早上六點半,晚膳在中午十二點半,而在事實上,早膳一般在早上五點到中午十一點之間,晚膳一般在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三點之間,隨主人的意願進行。可見彈性是比較大的。

但這不是說在兩餐之外就沒得吃了。(笑話,誰敢餓著皇上娘娘們?)主要是我們現代人對於“餐”的理解,比較隨便,早上喝一杯牛奶,吃兩片面包,就叫“早餐”了。而在清代人的概念中,能夠稱之為“餐”的,必須是比較正式的一頓飯。而夠不上“餐”的標準的,則一概稱之為“點”。所以,無論是“一餐制”,還是“兩餐制”,都是專指“餐”而已。在“餐”之外,可以有各種的“點”進行搭配。

在宮裡來說,中午之前有早點,中午前後有午點,傍晚前後有晚點,夜裡還有夜宵。如果全都“點”了的話,一天可以達到六七頓。壓根是不可能餓著的。

在宮裡來說,一餐的菜品是很多的。一餐大致上是由九部分構成,即:鍋子(火鍋)、熱菜、熟食、蒸食、醬菜、主食、粥湯、甜點以及特殊菜品(時令菜)。到了晚清時,又加上了名為“吉祥菜”的部分。除此之外,還有所謂“額食”或“添安膳”等額外的菜品。這些部分便組成了一套所謂的“餐”。其中“吉祥菜”和“額食”並不是吃的,而是擺著看的。

那一餐飯到底有多少種菜品呢?以《膳底檔》的記錄來看,清代宮廷的飲食排場是逐漸發展的,從乾隆朝初期的一餐十八品上下,到乾隆末年的一餐四十品上下,再到慈禧太后時期的一餐一百品上下,也就是排場的極限了。

現代人對清宮裡的“御膳”有一些奇怪的理解。比如有人覺得皇帝吃的飯,肯定是各種山珍海味、鮑魚海參,但其實通過《膳底檔》可以看出,清代宮廷中的食材其實還是比較普通的,都是雞鴨豬羊等為主。而且菜品的口味一般比較平和,很少有酸、辣等刺激味道,這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食材的味道。另外還有就是,清宮食材十分注意安全,肉一般剔骨,魚一般無刺,燒烤也都是“片”下來的,故而在整體上,清宮膳食裡海鮮較少。順便一提,這種盡力避開骨、刺的烹飪習慣,也體現在了當今的國宴中。

還有現在一些人總覺得,宮裡啊貴族世家啊什麼的,為了養生,一般吃得比較清淡。其實不然。一來是,哪怕吃個點心,也是講排場的,比方說晚清的敬懿皇太妃,她每天夜裡十一點前後要進“晚粥”,其晚粥的內容是“小菜十幾樣,粥兩樣,麵食三樣”,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幾塊糕點就打發了;二來是,在古代,吃素並不是一件被推崇的事。古代,即使到了清代,肉食也遠遠不如現在普及,很多人一年也吃不了幾次肉,甚至連曾國藩這樣的名臣,當了京官之後,還會特意給家裡寄錢“以為堂上大人甘旨之需”“為堂上吃肉之費”,可見吃肉不容易。所以宮裡基本頓頓吃葷,這對他們來說,既被認為是身份的象徵,也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自然,也就不認為吃素菜是“健康”的表現,甚至還有可能認為那很“跌份”。一般只有在需要齋戒的情況下才會吃純素。

至於什麼宮裡的飯一次吃不能超過三口,怕別人知道喜好什麼的,就更是無稽之談了。首先問,有人能管得著這些宮裡的主位們一個猜吃幾口嗎?以清代皇權之盛,哪個太監有膽量跟皇上說,“吆~皇上,今兒這盤兒肘子您吃了四口啦,以後就再也不給您上這道菜了”,估計早就死了千八百回了……至於說怕別人知道喜好……呃,翻翻《膳底檔》就行了啊。如乾隆帝的膳單裡極少有海鮮,而光緒帝的膳單裡海鮮較多,慈禧太后的膳單裡鴨肉尤其多等,乾隆的膳單裡甚至還有他特地點名製作的一些菜品,這些都足以體現他們的喜好了。這還用防著?

為什麼清代宮廷一天只有兩頓飯,皇帝妃嬪不會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