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一北兩家自主車企,命運卻漸漸分道揚鑣,創始人有多大影響?

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雷軍

胡潤前不久發佈了2018中國富豪榜單,作為汽車類自主品牌的兩大話題明星,吉利老總李書福和長城汽車魏建軍成為榜單上最引人關注的焦點。

一南一北兩家自主車企,命運卻漸漸分道揚鑣,創始人有多大影響?

相比於身價5年翻了7倍的吉利集團李書福,長城汽車魏建軍卻在五年內下跌55億,為入圍的12名車企富豪中下跌幅度最大的老總。回想2013年,魏建軍以514億身價居自主品牌車企富豪榜首位,遠超當時只有160億的李書福。

吉利和長城一直是自主品牌中最引人關注的存在,兩家的管理、戰略、品牌、設計也常常被拿來對比,去年兩家前後腳公佈的領克與WEY品牌,經常被拿來做為自主品牌品牌向上的代表作。

一南一北兩家自主車企,命運卻漸漸分道揚鑣,創始人有多大影響?

如今,二位老總在財富榜的命運變化,也許正在折射吉利和長城漸漸分道揚鑣的命運。

退潮過後才知誰在裸泳

吉利汽車這兩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分階段發展的戰略讓吉利一步一步走到了如今的精品車3.0時代,十年前對沃爾沃收購埋下的伏筆如今冒出新芽便是綠蔭;對奔馳的重金買入更是讓大眾對吉利充滿期待。

一南一北兩家自主車企,命運卻漸漸分道揚鑣,創始人有多大影響?

均衡的產品線、不斷提升的品牌、越發細緻的產品佈局,難怪有業內人士笑稱:吉利的優勢就是每一個方向都是優勢。

吉利的優勢是一張一張牌堆起來的,如今吉利手中握滿優勢牌,離穩坐自主品牌一哥的地位越來越近。

一南一北兩家自主車企,命運卻漸漸分道揚鑣,創始人有多大影響?

再來看長城,2月份長城汽車月銷量跌到了5.83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4.72%。比數據變化更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主力車型,已經累計57個月SUV銷售榜冠軍的哈弗H6,2月的銷量只有3萬臺,冠軍寶座不再。

從整體車型看來,除了哈弗H9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63%以外,其他SUV車型的銷量絕大部分都遭遇了“腰斬”,其中下滑最嚴重的哈弗H7同比下降81.69%。

一南一北兩家自主車企,命運卻漸漸分道揚鑣,創始人有多大影響?

WEY品牌的銷量,自去年11月雙雙破萬後,一直保持過萬的銷量,本月也首次出現大幅回落:2月VV7售初4188輛,比上月下跌58.33%;而VV5賣出4341輛,比上月下滑57.6%。

前不久,長城宣佈與寶馬成立合資公司,股價一度上漲1.92%,但隨後持續下跌,資本市場的不看好,也成為長城發展的隱憂。

一南一北兩家自主車企,命運卻漸漸分道揚鑣,創始人有多大影響?

除開春節假期的因素,長城面臨的問題還很多,哈弗系列車型的審美疲勞,WEY家族能否更新換代出新款外觀,對此前WEY總設計師走後陷入“用人風波”的長城顯然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長城的問題棘手但關鍵

長城長時間以來一直宣稱自己主打“聚焦戰略”,專注SUV市場暫且不提,長城在SUV市場過於細分的產品線讓車型之前難以產生讓人印象深刻的差距,反而成為了一種“失焦”。

一南一北兩家自主車企,命運卻漸漸分道揚鑣,創始人有多大影響?

在自主研發方面欠缺積累的問題在這種時候更加深刻的暴露出來,高端產品撐不住,低端產品不能真正下壓市場,中端產品一旦競爭對手推出高性價比產品,對長城的壓力可想而知。

最關鍵的一點,此前依靠SUV市場連年火熱的趨勢,長城在這一領域征伐掠奪,但隨著中國市場車型選擇逐漸豐富,消費者被更多具有特色的車型所吸引,單純的SUV品類在品牌和消費者需求方面的劣勢也開始逐漸暴露。

一南一北兩家自主車企,命運卻漸漸分道揚鑣,創始人有多大影響?

誠然SUV利潤高於轎車,但在目前看來,長城在招架SUV市場衰退的同時,也很難再去分出精力,去重新打造一款爆款轎車。

銷量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支柱,此前一直作為主力的哈弗品牌和寄予高利潤率品牌向上期待的WEY品牌雙雙受挫,很有可能會帶來連鎖式的反應,並影響長城持續的發展。

一南一北兩家自主車企,命運卻漸漸分道揚鑣,創始人有多大影響?

有消息稱,在上月召開的長城汽車2017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魏建軍將目前公司的狀態定義為“最嚴峻的時刻”。公司內部壓力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