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世界大學:不想再招中國學生了!真相看醒所有人

現在,留學海外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了,其中有不少,是衝著頂級名校去的,一些中國學霸,在參加完高考後,雖然獲得了國內頂尖名校的錄取通知書,但還是把心一橫,踏出國門,前往那些許多當地人擠破頭都進不去超級名校。許多中國家長,也寄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能入讀世界精英名校,擁有最璀璨的人生...

聰穎勤奮,踏實努力,是中國人,中國學生的典型特徵。加上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中國人謙卑穩重,不愛尋釁滋事,這麼優質的生源,在中國被各大名校爭搶,然而,在國外,卻呈現出耐人尋味的一幕:

越來越多的世界頂尖名校

變得不願意招中國學生了

即使是學術專業領域的尖子生,也變得越來越不受這些世界名校的青睞了。

對此,世界名校耶魯大學的華裔教授,陳志武,給出了答案。

這幾天,有兩件事情,引發了耶魯名校教授陳志武,對於中國整體教育體系的憂思。

第一件事,是陳教授不久之前,和一位美國名校金融系教授在探討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時,問到了有關招生的一些情況,得知了一件令他心裡一沉的消息:

對方教授明確告訴陳志武,他們從今以後可能不會再招收該領域的中國學生了。

第二件事,是最近又被很多人拿來翻炒的一個長久不變的現象,那就是在國外的金融,高科技尖端領域,做上高管級別的管理層中,中國人明顯沒有印度人多

中國的學生受到設計精良的九年義務教育,在這樣的教育培養下,不少精英踏入大學校園,進行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深造,並完成了一個個驚豔的學術成果,包括金融,科技這樣的重點學科,中國學生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頂級世界大學:不想再招中國學生了!真相看醒所有人

可為什麼結果世界名校不願招中國學生,入高端職場後的中國人,還拼不過印度人呢?

這就是陳志武教授的憂思,而這份憂思,現在已經不提不行了。

首先,關於第一個問題,世界名校內部公開承認,可能不會再招中國學生,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怎麼名校也搞種族歧視?!

然而事實上,這根本就不是種族歧視,承認這件事的老教授本人,也是個中國人。

他向陳教授講述了真正的原因:不想再把時間,浪費在培養中國學生身上了。

在這位華裔名校教授的教書過程中,他接觸了大量的中國學生,最初,這些經過千挑萬選出來的學生,成績也是沒話說的,在進行博士論文研究過程中,雖然整體表現不算脫穎而出,但整體水平也不錯。

可當學成畢業後,到了找工作時,問題就出來了。

拿職教崗位來說,這位華裔教授希望自己培養出的人才,能夠通過所學所聞,把教育的精華傳遞給更多的人,然而自己的中國門生,擁有了這樣過硬的學位證書,卻沒法找到一所一流的大學進行職教工作。

聽完對方教授遇到的問題後,陳教授也坦言,實際上,對方名校並不是唯一一個有此想法的院校,陳教授知道,在其它的一系列名牌大學,甚至包括他自己就職的耶魯大學,也面臨著不願招收中國學生的考慮。

雖然,耶魯大學沒有明文公告:完全停招中國學生,但教授坦言,這所世界名校,的確是在有意識地減少,或者偶爾地不招收中國學生

中國尖子生學習好,是無須贅述的,真實的數據都在這些世界名校的檔案袋裡存檔著。

拿2015來說,當年,在這所名校排名前30名的金融系畢業博士生中,有許多學生來自中國。

然而最終,在職教崗位應聘中,這些明顯具備檔案優勢的中國博士高材生中,被全美排名前15的金融系應聘的總人數,竟然為0。

這樣的結果,讓這些一流名校,感到意外,失望。

這些中國博士生,都是從頂尖學校中,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院畢業的,他們獲得了最優質的學習資源,教授們也投入的巨大的心血進行培養,然而招聘結果顯示,他們的職場競爭力,卻不如一些配置稍次的院校畢業生。

巨大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這讓這些世界名校也很受傷,除了職教領域上競爭力的弱勢,在其它尖端行業領域,華裔人才的表現,也顯示出了弱勢。

拿金融,高科技領域來說,美國硅谷,算是世界上最尖端的金融,高科技人才聚集地了。

然而,在這個真正的大佬雲集的產業圈裡,那些耳熟能詳的世界品牌,Google,微軟,花旗,Adobe,軟銀等等,似乎根本想不起來,有哪個公司的高管CEO,是中國來的。

相反地,印度人卻幾乎在高管層遍地開花,吃香喝辣。比如以上提到的這幾個大品牌,CEO都是印度人。

如果再往下,看看副總裁級別的管理者,印度裔的高管人數就更多了。

現在很多名校教授都不約而同默認了一種現象,那就是總體來看,

印度人不僅在高端職場上,比中國人吃得開。在學校裡,印度學生的表現也明顯與中國學生拉開了差距。

陳教授舉出了一個例子,幾年前,12所美國最知名的商學院在選招商學院院長任選,然而這12所商學院最終下出的聘書中,

10所院校給印度人下了聘書,沒有一所院校給華裔下聘書

這樣的結局,不止一次出現,不是在一個領域出現,它和種族歧視無關,而是反映出了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在教育,以及文化,人才培養上,真實存在的差距。

頂級世界大學:不想再招中國學生了!真相看醒所有人

答案究竟在哪呢?陳教授總結,主要是在以下的兩個方面。

第一,就是中國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有值得深思,改善之處,其中也包括中國家長對於孩子的教養方式。

第二點,在於儒家文化給中國人祖祖輩輩刻下的文化烙印上,並不全是優點,它的弊端,也產生了深遠,影響重大的副作用。比如“順從聽話”,孝道文化這樣的觀念教育,一直備受中國人推崇,禮義仁孝的巨大價值自不必說,

殊不知,這些文化烙印的弊端,實則也給中國人,帶來了一輩子的包袱。無論行走到哪個國家,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這樣的文化包袱永遠無法擺脫,走到哪都要吃虧。

陳教授坦言,他這麼多年教書育人,接觸過的中國學生中,真正是出於自己的喜好,而選擇攻讀研究經濟學,金融學的人,其實非常地少。

其中絕大多數的中國學生,不是在家長施壓安排下選擇,就是在受到所謂的競爭壓力思想影響下,最終選擇就讀。這些中國學生的就讀選擇,根本就不是從自己真實的興趣喜好角度出發的。

不因喜好而出發的研究,只要肯學,肯下功夫,畢業還是沒問題的,然而專業所學,卻是日後求職的關鍵,趕鴨子或許能夠上架,然而也上不了高架,在陳教授接觸的中國學生中,經濟學博士學歷的中國學生,其日後職場表現通常更差,這一點足以說明很多原因。見多也就不再新奇了。

很顯然,中國的家長對於子女的教育問題,都是投入了關注的,有的家長,甚至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雖然家長們並不是人人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巨大願望,

但最起碼的,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儘可能的進入好一些的學校,這樣畢業之後對今後有好處。畢了業之後,家長希望孩子找個好工作,有份穩定收入,一輩子能夠衣食無憂。

這樣的想法聽起來不是在強求,然而許多中國家長為此,卻用力過猛。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國家長起早摸黑的,一週七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把生活的重心全放在子女上學的問題上,排隊等候精英學校的名額,送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班,藝術班,爭著買名校學區房,凡是孩子重大考試之日,連班都不上了,送外孩子後,在考點外苦苦等候著開始考試結束...

有的中國家長,很早就立下了送孩子出國讀書的計劃,好不容易把孩子送出了國,自己更是不放心,常年離開先生或妻子,離開自己在中國的親朋,給孩子當起了陪讀。

頂級世界大學:不想再招中國學生了!真相看醒所有人

在中國國內,跨城,跨省陪讀的家長更是大有人在。

還有一個很多人更熟悉的現象,就是中國家長為了想辦法讓自家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個好前途,常常想盡辦法“走後門”,拉關係,把孩子塞到最好的學校,最好的班級,

特別是在初中級義務教育階段,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尖子班”“精英學校”裡,突然來了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學生自己心裡的壓力也大,而家長的想法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結束了義務教育,到了大學選專業時,許多家長更是不惜“明逼暗指”,讓孩子選擇類似金融,會計,工程,科技這樣“有前途”,又“實用”的專業。

然而,在許多家長按照規劃和自認為的正確方向,教育,培養,指導孩子的未來時,有幾個最關鍵的問題,可能根本就沒考慮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