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粥最實用的3種用法

米粥最实用的3种用法

1.脾胃虛弱不用愁,米粥為你解煩憂

一、病後脾胃虛弱的人

人們常說:“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那麼,粥飯補人,補的是什麼呢?補的就是人的脾胃。人生病之後,脾胃的消化能 力、運化能力相繼減弱,飯量也逐漸減少,身體急需補充營養。這個時候我們給病人吃什麼呢?吃大米粥。大病初癒的人吃點清淡的大米粥,不僅能夠生髮體內的陽氣,促進腸胃的吸收,還能夠滋養脾胃,讓病人的胃口大開,我們常說:“胃口好,身體好”就是這個原因。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病後吃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補品,其實,想要身體儘快的好起來,還是要先喝幾天大米粥然後再進補為宜。

二、嬰兒

/1、米湯濃縮了米的精華,很多母乳不足的媽媽都用米湯來輔助餵養嬰兒。在我國古代,如果嬰兒沒有奶吃,都是用米湯來救命的,因為米湯不僅能“養胃氣”,還能“長肌肉”。嬰兒的脾胃本來就很弱,如果出現消化問題,最好的“藥”就是米湯。前一段時間,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被曝光後,不少媽媽又將米湯搬回了寶寶的餐桌。一般來說,給嬰兒飲用的米湯,要大火燒開,小火慢煮,把米煮透煮粘,湯汁不稀不濃,有米的香味,這樣嬰兒才喜歡食用。

2、米飯難消化,脾胃不好當喝粥

粳米粘性大,食用過多容易生熱,所以有發熱、咳嗽、痰黃稠或脾胃運化無力者不宜多食,食用過多會引發舊疾;或有黃疸、泌尿系統感染以及胸悶、腹脹等症狀的人也不宜多食;內寒者定要少食,但是可以飲用米粥或者米湯來滋補脾胃。另外,大米中的糯米黏膩,若作糕餅,更難消化,故嬰幼兒、老年人、病後消化力弱者忌食糯米糕餅。

米制品花樣繁多,煮粥最好

中國大部地區以米食為主,大米制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團、米麵、餈飯、湯圓、粽子等。簡單的說大米的吃法有:一是熬粥,二是煮飯,三是磨成大米麵蒸著吃,四是將大米與其他的食物搭配著吃。此外,大米還可以製作成河粉、腸粉、蒸肉粉等等很多種吃法。這些吃法各有各的滋味,但以煮粥吃最好,將大米做成不同風味的粥,有著很好的營養和藥用功效。

另外,也可在大米中加入黑米、小米、糯米、紅豆、綠豆或扁豆等來做五穀雜糧飯,做出來的是五穀雜糧大米飯。營養絕佳,口感也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