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提速,一大批共商、共建、共享的重大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有力促進了區域內國家的經濟增長。

雲南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是“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兩大戰略的重要交匯點,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戰略支點,也是中國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主體省份。

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為貫徹落實高峰論壇有關成果,進一步擴大雲南對外開放,提升對外經貿合作水平,雲南省商務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目標,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彙集發展要素,拓展發展空間,打造競爭合作新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加快外貿轉型升級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雲南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89.9億美元,同比增長76.8%,持續較快增長。

雲南省商務廳制定的《關於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峰會有關成果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省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500億美元,年均增長15%以上;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89億美元,年均增長11%以上。

《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對外貿易轉型升級。在發展貨物貿易方面,鞏固東盟、南亞等傳統市場,大力拓展中東、東歐等新興市場,擴大對新興市場的出口份額,優化國際市場佈局。

未來,雲南省商務廳將大力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技術含量高、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優化外貿商品結構。促進對外貿易從單一經營向雙向合作轉變,實現一般貿易與其他多種貿易方式協調發展。培育和建設一批加工貿易承接轉移示範基地,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支持有條件的州市和企業加快發展外貿綜合服務、跨境電商、海外倉、市場採購貿易等新興貿易業態,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

在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方面,雲南省商務廳將提高服務貿易領域對外開放水平,繼續發揮旅遊、對外工程承包、運輸等重點領域服務貿易優勢,做大做強文化、傳媒、中醫藥、教育等傳統領域服務貿易,積極培育通信、金融、信息、諮詢等高附加值服務貿易。

規劃建設服務貿易功能區,認定省級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示範園區或示範基地;加快培育服務貿易主體,認定一批服務貿易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支持企業參加境內外綜合性、專業性服務貿易展會,推介“雲南服務”品牌。

此外,《實施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完善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功能,全力推進三平臺、三中心和五網絡“335”工程建設。加快跨境電子商務邊境倉研究,引導企業通過“綜合保稅區+快件監管中心+海外倉+邊境倉”等模式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積極申報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促進雙向投資增長

近幾年來,雲南省加快了對外投資合作的步伐。雲南省商務廳進一步完善對外投資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對外直接投資。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雲南省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批設立13家投資企業,累計實際投資2.9億美元,主要投資電力能源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和農業合作;“一帶一路”國家新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合同34份,新籤合同額3.56億美元,佔雲南省合同額的38%,完成營業額3.83億美元,佔雲南省營業額的59%。

《實施方案》明確,支持雲南省企業、國內大型企業、金融機構等在東南亞條件成熟的國家合作設立各類境外園區。繼續完善“走出去”綜合服務保障體系,構建企業交流合作平臺,建立雲南省國有企業境外投資項目運營、人財管理、盈利狀況監管機制。培育一批境外產業基地,推動周邊能源資源、礦產資源、加工製造和農業合作。推進老撾色拉龍電站、貝寧科托努國際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

引導“走出去”企業在海外開展境外裝配生產和“建營一體化”工程,建立海外營銷服務中心和技術服務中心。完善和建立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臺,支持優勢企業參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和工程承包、勞務合作。

在引進境外投資方面,雲南省商務廳持續推廣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經驗,深化外商投資企業“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提高投資便利化程度。鼓勵跨國公司在滇設立總部及研發、採購、運營和培訓中心,逐步發展上中下游配套的產業聚集。推出一批基礎設施建設、裝備製造業、醫療養生產業、特色食品加工業等引資項目,引進更多世界500強企業進駐。

加強人文交流合作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民心相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理。業內人士指出,民心相通是“五通”理念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民心相通既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的出發點,也是其他“四通”的最終歸屬點。

在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合作方面,《實施方案》明確了兩點工作:一是做好對外援助。用好國家援外項目、資金,加強對南亞東南亞各國人力資源、發展規劃、經濟政策等方面的諮詢培訓援助,突出科技教育、醫療衛生、環境治理、減貧等重點援助領域和項目。

雲南省商務廳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各項對外援助政策法規,充分利用沿邊互聯互通優勢,以提高對緬援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升援助的人際感染力、傳播力以及社會影響力為目的,不斷擴大、深化與緬甸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民間組織間涉及農業、交通、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的援助交流合作,取得了為各方認知的合作成就,有力服務了把雲南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這一國家大局。

二是推動民間交流。發揮雲南援外培訓基地職能作用,加強境外人力資源開發培訓。支持雲南省NGO在緬甸開展社會公益活動,推進“緬甸撣邦一村一電視項目”“緬甸木姐農村地區健康促進項目”等實施,傳播和弘揚中國“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與正確的義利觀。

自2014年起,雲南省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對緬援助,主要用於民生改善、文化交流、人員培訓等軟性援助。目前,雲南初步巧妙搭建了與當地民間組織的合作平臺,依靠自身實施了包括緬北“光明行”“一村一電視”“文化中國-魅力雲南”演展系列活動、贈閱緬文《吉祥》雜誌、官員研修交流培訓等68個項目,受眾達70餘萬人。此外,雲南省沿邊州市依靠自身力量實施了多個小型民生援助項目,有效帶動與其接壤的境外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