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創業養烏雞走上致富路,歷程讓人心酸

烏雞是一種雜食家養鳥,它們不僅喙、眼、腳是烏黑的,而且皮膚、肌肉、骨頭和大部分內臟也都是烏黑的。它看起來也十分有特色,而且烏雞的營養遠遠高於普通雞,吃起來的口感也非常細嫩,這些特點都是普通雞無法比擬的,也正是因為如此,烏雞往往被人們所喜愛,而下面就是一則創業養殖“烏雞”成功的案例。

父女创业养乌鸡走上致富路,历程让人心酸

在陝西略陽有這樣一對父母,靠著養“烏雞”走上了發家致富。他就是老梁和他的女兒。在談起養雞經歷,老梁說是被逼出來的。在養雞以前,老梁一直在外務工,辛苦也掙不了多少錢,上了歲數的他,時常想今後回家的謀生之道。

主要的改變來自於自己的女兒,去年,老梁的女兒剛從中醫校畢業,老梁的女兒找工作不如意,考慮到鳳凰鄉沒有工業汙染,地理位置也好,父女倆一合計,決定養雞。

既然決定了養雞,那樣什麼雞呢?經過與女兒的討論,他和女兒一致認為,一般的肉雞市場上都有,要做就要做出特色。他們選定了養烏雞。初期總投資80餘萬元,父女倆投入了所有積蓄,同時還在信用社貸了十幾萬元。

父女创业养乌鸡走上致富路,历程让人心酸

老梁建立的雞舍後邊就是山林,放眼望去,烏雞在林間上躥下跳,歡快地覓食。老梁說,為了保證雞的品質,他們經過層層篩選,最終選定適應性強、蛋肉營養豐富的陝西略陽烏雞。今年買雞苗時,他還親自去了趟略陽,選回10000只雞苗。打開一個由紅磚修成的屋門,老梁說這就是4000多隻烏雞的“家”,每天早晨烏雞就到外邊山林去覓食,傍晚又成群結隊地回到屋子。

遇上下雨,烏雞白天也不出去,就呆在“家裡”。老梁說,放養的烏雞不僅肉質鮮美,而且還不容易生病。“而且我的雞全部喝的是井水。今年初,我專門請人打了一口一次性可抽取五噸水的機井。我的雞沒有得過病,井水也是‘功臣’之一。天熱的時候,我的雞一天要消耗一兩噸水。”

父女创业养乌鸡走上致富路,历程让人心酸

養雞看似很簡單,可是養雞的風險很大也很辛苦,他每天5點過起床就給雞餵食、喂預防藥,打掃養殖場衛生,一直要忙活到晚上10點過才能休息。老梁家的雞主要以玉米、豆餅為主要飼料。並讓學中醫的女兒發揮專業優勢,定期在雞食里加上魚腥草、金錢草、桑葉、車前草等中草藥,飼養後期還會添加一些黃白、黨參等。老梁說,雞吃了這些有中草藥的食物後,既防瘟又防病。

那麼老梁的銷路又是哪裡來的呢?老梁邦林告訴我們,他的雞不愁銷路,現在有朋友在外面幫忙聯繫,已有客戶通過鄉上搭建的農產品網絡銷售平臺聯繫到他。

前段時間,還有香港老闆跟他聯繫,但對方一次性要兩萬只以上。“上回一隻雞最高賣了200多元。今年我已經賣了一批雞,批發價每斤30元,一次就賣了10多萬元。養一隻雞純利潤二三十元,如果規模化養殖後,每隻純利潤可達到五六十元。”

看到養殖烏雞利潤高,周邊的農民都對梁邦林養雞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甚至有鄰鄉的人特意到他的養雞場諮詢,他都耐心地進行講解。老梁說,他願意帶動大家一起致富。下一步,老梁準備再從略陽購進大批雞苗,擴大養殖規模。

現實中不論做什麼都不容易,即便是你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可是當你真正做起來的時候才會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就連這簡簡單單的養雞都是如此,但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你就很有可能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切都是空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