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因为是“组团”出击,所以你不用担心……

随着2018年高考分数即将揭晓,部分家长越发不淡定了,无非是怕分数不理想,怕志愿报空,特别是后者,真的是十分不安,焦虑难耐的呢!今天,金哥给大家一个放宽心的理由:因为是“组团”出击,大网捕鱼,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

志愿填报:因为是“组团”出击,所以你不用担心……

一、志愿填报是“组团”作战,又不是一个志愿定乾坤。

怎么样?这个理由成立吧?以前考前填志愿的时候,一切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是高考实际发挥不稳定,分数不确定;二是不知别人考出什么样的分数,对手的底牌不确定,一切都像是瞎子摸象。后来,规则改了,考后看分数填志愿,唯一的困扰是,顺序志愿的不确定性: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第二志愿分数再高,也可能落榜进入复读模式。

现在好了,大多数省市实现平行志愿填报法,偶然性减少,确定性增加:分数和位次在那里摆着,6-12所院校“组团”出击,层层托底,安全系数大增。如果不挑,服从专业调剂,滑档的、掉档的,哥真要大大地佩服一把你的操作水平。一句话,现在轻松被录取很简单,至于掉档真是很艰难。至于浙江新高考80个“专业大类+院校”,哥怎么感觉看好的专业,乱入就行呢?

志愿填报:因为是“组团”出击,所以你不用担心……

二、志愿填报实战要领,战前最后一次放送,请收好备查。

1、根据省位次,建立自己的高校“备选池”。

查到成绩和位次后,拿出《2018年高考志愿填报手册》,找到上年各高校在本省的最低提档位次表,只要提档位次低于自己实际位次的,全拉进来,30所还是50所无所谓,当然看不顺眼的,可以直接PASS掉。

2、根据个人需求一一剔除。

给个理由先!比如看着校名不好看不好听的、膈应师范类的、不喜欢医学院的、讨厌大学所在城市的,全部过掉。留下的院校,按录取位次从高到低排列,各种层次的院校都保留一点儿,尽最大努力避免“扁平化”,以防孔洞太大成漏勺,保留最低一所院校的原则:最高录取位次(最高分专业)相当于自己位次,可以随着挑专业的,以实现真正的“铁底”,彻底保安全。如果你是专业爱好者,爱专业胜过爱大学,则务必要“高分低就”,能上中南大学的分数,上西电,也不算憋屈。

志愿填报:因为是“组团”出击,所以你不用担心……

3、换算“等效分”,拿着等效分挑专业。

以前,不少考生和家长填了6个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而走了调剂志愿,就是这一步走得太臭,没有任何针对性,瞎填导致的。专业选择是最后一步,关键一步,不可大意。比如你今年650分省位次是8000名,查一下上年一分一段表,看看8000名是多少分,比如620分,好了,记住这个分数。去查目标院校的分专业录取分数,直接带位次的很难查到,而查录取分数还是比较容易的。凡是录取分数低于620分的,今年就有可能会被录取,与620分拉开的差越大,被录取的可能性就越高,妥妥的做上标记。这个好理解吧?

志愿填报:因为是“组团”出击,所以你不用担心……

4、适应高校录取规则,确保不退档、不走调剂

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专业排列顺序。大多数考生没有分数优势,所以适应录取规则至关重要。在确定专业顺序之前,务必要搜到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看有无退档规定和有无专业级差。如果有“满额则退档”这样规定的院校,强烈不建议做为

冲击目标。一旦冲击失败,只能进入下一轮征集志愿填报录取,那是些什么院校,想想就可怕。如果存在“专业级差”,更要慎重对待专业选择顺序。要严格执行我们以前提到的“三分法”选专业:中等分数不要考虑热区专业、低分不要考虑热区和中区专业。

如果服从调剂不退档,同时不实行分数级差,那就最理想了,热中冷三区专业,2+2+2或1+2+3都是不错的选择,三区冷热搭配、均衡配置是最好的了。

怎么样?大家看懂了吗,你还表示担心吗?祝大家的孩子高考取得好成绩,全部能上好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