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的福島核電站又鬧得沸沸揚揚,我沒有什麼結論可以帶給大家,只是分享一個能滿足好奇心的事情:Google Earth 可以查看福島核電站周圍的街景,空無一人的末日小鎮非常不容易看到。
先從位置看。上圖靠近海邊這一片工廠區域,是2011年4月由於地震和海嘯出事的福島第一核電站,讓很多人恐懼的核輻射就是源自這裡的洩露。左上角那個小鎮子叫雙葉郡,管著6個町2個村,可能相當於咱們的一個鎮子?面積865平方公里,人口7.5萬人。
這個衛星圖已經是2015年的樣子了,核電站裡有很多圓形的大水桶。仔細看下面這張放大的核電站圖片。
湊近一點看,這些圓形大水桶都是新設的,危機之前這裡都是綠化帶。由於核電站裡的核燃料仍然在發熱,所以需要用大量海水去冷卻。冷卻之後沾上核輻射的廢水也很危險,所以要用儲存起來。由於水量實在太大,已經有很多輻射廢水被直接排放到大海里。
下面精彩的來了,Google Earth 的街景地圖居然是2013年拍攝的,此時發生福島核電站危機已經過去了兩年。雙葉郡是嚴控地區,現在都不能隨意進入,鎮子裡一片末日景象。
上圖是雙葉郡的JR車站,應該算是市中心了吧。恰好街景還拍到了一輛中巴車,仔細看駕駛員還戴著口罩,應該是處理核危機的工作人員。不要懷疑駕駛員的位置對不對,日本汽車的方向盤在右邊,和國內正好相反。
背對著雙葉郡的JR車站,眼前就是上圖這樣的景象。街上的路燈還亮著,地震和海嘯沒有摧毀這裡的基礎設施,但是核危機讓這裡空無一人。離開的時候大部分東西都不允許帶走,空置兩年的房子已經出現衰敗的跡象。
感覺街道沒有末日危機的感覺?來看看上圖的雙葉郡幼稚園,門口已經雜草叢生,不可能再有孩子回來上學了。日本農村的基礎建設做的很好,這麼小的鎮子也有公立幼兒園和公立中學。
街景是 Google 用汽車自動拍照合成的,所以大部分街道以外的院子進不去。幼稚園只能看門口,雙葉郡的高等學校可以進去看看教學樓,咱們從主路這裡開始向裡走。圖片有錯位不要緊張,只是多張照片自動合成沒有對齊而已,不是靈異事件。
從主路向學校走大約50米,就可以看到學校的教學樓了。很窄的一條小巷子,2011年之前應該有很多中學生每天從這裡走過吧。水手服多好看,搞不懂為什麼咱們要讓中學生穿大三個碼的運動服。
再往前走走,路邊一座傳統樣式的房屋已經徹底倒塌了。不知道是地震的原因,還是兩年了沒人維護的原因。距離學校這麼近,開個小商店賣點文具零食什麼的多好。
繼續往前走,我們進入雙葉郡高等學校的院子了。這個非常難得,街景大部分時候只能路過學校的門口。左邊這個估計是運動場+禮堂,裡面能打籃球或者開全校集中的大會,很多日劇的學校場景都會有這麼一個地方。右邊教學樓上還有留著祝賀的條幅,好像是這所學校的柔道選手晉級全國決賽。不知道核危機之後這些選手有沒有去參加比賽,匆忙撤離時學校裡大部分東西都沒機會帶走的。
同一個位置往右邊看,教學樓已經顯得有點殘破了。去WIKI查了一下,這所不起眼的學校成立於1923年,看日文猜測,核危機之後有遷徙的計劃,但最後的結果仍然是從2017年開始徹底關閉。還有6年就能百年校慶的,地震海嘯沒有毀掉的東西,核危機毀掉了。
上圖是雙葉郡高等學校的衛星圖。剛才咱們看的街景,就是道路線條伸進學校的那一截。操場上有一個奇怪的大土堆,我猜可能是用來收集核汙染廢物。這個中學的硬件資源不算好,搜索“雙葉高等學校”發現好多私立學校才真叫奢華。人均GDP不夠,就別指望基礎硬件能做好,反正我是不懂放棄GDP怎麼能更幸福。
在雙葉郡入口的地方還發現一個好玩的。這裡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把守,鎮子入口已經被封鎖,街景能看到開門的過程。真希望谷歌能把街景更新到2017年,看紀錄片拍攝的雙葉郡,人類的痕跡已經越來越少了,野豬松鼠滿街跑。
上圖是正好開門的時刻。Google 會吧街景圖片中的敏感信息用計算機自動打碼,人臉車牌之類全都看不清,搞得有點像恐怖片。
從剛才那個路口往前走,就是雙葉郡這個著名的招牌了。這個不用懂日語都能看明白,是在誇獎原子力,說核能是未來發展方向之類。
很震撼吧?逃難的汽車被遺棄,道路已經被大自然收回,只能從車流判斷曾經的道路在哪裡。ARKADIUSZ PODNIESINSKI 的照片是完整一組,在他自己的網站和 Facebook 上都有公佈,還能看出來他拍這張照片用的是大疆無人機。
你說看不到這位攝影師本人的原始資料會有什麼損失嗎?國內網站會把最精彩的圖片轉過來,還加上最抓人眼球的新聞標題。對很多習慣在精神上被媒體餵養的人來說,應該沒什麼損失吧。精華已經都在這裡,就算我自己去看原始資料也並沒有太多驚人發現。
但我還是認為其中有很大差異。被媒體餵養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我們不討論該用什麼結論武裝自己那樣大的方向,單從好奇心來說這已經是徹底的閹割。我敢自信地說,關於福島核電站危機的資料,絕大多數人看得不如我多,可是我仍然沒有什麼結論可以分享給大家。先想辦法滿足自己對世界的好奇心吧,值得發表看法的事情並不多。
#理財實驗室為自媒體第一聯盟WeMedia成員#
閱讀更多 康寧1984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