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5.2級地震,美博士:地震密度加大,日本列島塌陷風險增加?

3月27日,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顯示:3月27日8時11分,日本九州島附近海域發生5.2級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無獨有偶,據俄衛星網報道,當地時間3月27日堪察加半島沿岸的太平洋水域數小時之後發生第二次地震,震級達到5.6級。雖然發生於不同的國家,但這兩次地震發生地點都處於環太平洋地區。

而在今年2月份,日本地震調查委員會發布預測稱,日本海溝附近海域今後三十年內發生7-8級大地震的可能性很高。

突發5.2級地震,美博士:地震密度加大,日本列島塌陷風險增加?

日本緣何頻發地震呢?事實上,這和日本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有著密切關係。日本處於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北美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交接處,屬於環太平洋地震高發地段。長期以來受到這四塊板塊的擠壓,伴隨著地殼的擠壓運動,帶來了大量能量的釋放,能量通常以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形式出現。因此,火山和地震在日本經常爆發便司空見慣了。

突發5.2級地震,美博士:地震密度加大,日本列島塌陷風險增加?

為了應付經常性的地震災害的出現,日本特別注重本國建築防震方面的要求,日本對城市建築標準進行了非常嚴格的規範。一般建築應達到抗擊8級地震的強度級別的要求,分析歷年來日本地震事件的死亡人數,大部分都是由於地震引發海嘯造成的。

即便如此,面對如此高發的地震頻率,建築物倒塌的可能性隨時存在。日本國民憂心忡忡。以日本青森縣東方近海以及巖手縣近海北部為例,則可見地震在日本的活動情況。

突發5.2級地震,美博士:地震密度加大,日本列島塌陷風險增加?

據日本相關部門統計,該地發生7.9級地震的概率為“5%—30%”,發生7到7.5級地震的概率超過90%。相領的宮成縣近海發生里氏7.9級的概率從2011年版的“幾乎為0%”升至“約20%”,發生里氏7—7.5級左右地震的概率超過“90%以上”。福島縣近海發生7—7.5級地震的頻率也從“約10%”升至“約50%”。

由於長期的板塊互相擠壓碰撞,亞洲-太平洋板塊越來越脆弱,這使得處在地震帶中心的日本列島更加危險。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群島海溝(約11034米深)位於日本的東面位置,距離日本列島大約有200公里。上世紀90年代,曾有俄羅斯科學家認為,隨著板塊運動加劇,日本將有可能掉入大海溝。美國科學家阿爾伯特博士曾表示,日本列島則面臨隨時可能塌陷的危險。阿爾伯特博士認為,地震密度加大,日本列島塌陷風險將不斷增加。部分學者建議日本向鄰國尋求幫助,將民眾遷移到中國等國,以避免整個日本毀滅。

突發5.2級地震,美博士:地震密度加大,日本列島塌陷風險增加?

另據美國學者迪茨的海底擴張學說,隨著地殼運動的持續進行,處於地震帶及其沿岸地區遭受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災害的更新性愈來愈高,各大板塊的銜接部分很容易導致分離。迪茨認為,地震帶上的日本,面臨風險愈來愈高。位於地震帶上的日本,該何去何從呢?這也許是日本專家需要好好考慮的問題了。(作者:子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