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柳傳志很羨慕那些有關係能倒彩電的公司。

這時候他的聯想才剛剛創立,公司那十來個人現在還只能在中關村賣賣旱冰鞋、電子錶,甚至還擺地攤賣過褲衩,樣樣賠錢,前景迷茫。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80年代初,改革開放剛剛拉開序幕,體制改革如火如荼,由於縮減財政撥款,讓很多國有單位憂心忡忡,開始謀劃著辦公司籌資金。因為物資雙軌制,有關係有條子的,拿到緊俏商品,靠著價格差就能輕鬆賺上一筆。

所以在聽說江西省婦聯的一位女同志手上有一批彩電的時候,柳傳志動心了。

那個年代,賣出去一臺彩電,利潤能有1000多塊,但是錢好掙,騙子也不少,有句話說的是“騙子比彩電還多”。柳傳志對業務員千叮萬囑要小心,業務員跑了趟江西,親眼看到了彩電,這才放心把14萬匯出去,結果錢給了,彩電沒拿到,還是上了當。

中科院計算所給聯想的20萬啟動資金,不到一個月,只剩下6萬。

1984年,中科院計算所的所長曾茂朝已經知道國家《關於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通過並即將頒佈,其中計算機被列為應用科學,財政撥款在五年中會逐步減少20%,這意味著5年之後就不會再有財政撥款。為了所裡今後的資金,曾茂朝找到了柳傳志,讓他下海給計算所辦公司。

柳氏是江蘇鎮江的名門望族,多“以儒為業,以商興家”。柳傳志的父親柳谷書1921年出生時,家裡算得上是鎮江的資本家。

抗戰爆發後家鄉淪陷,柳谷書到了蘇北,再輾轉來到上海,在法租界繼續著高中學業。1940年考進了上海大夏大學(現在的華東師範大學),主修經濟專 業,後來在中國銀行任職。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在上海的十里洋場,柳谷書深受革命思想的影響,跟隨了地下黨。1949年柳谷書隨軍到北京,參加人民銀行的接管工作, 後來擔任過貿易促進委員會法律部的副部長,取得了中國第002號律師證。001號律師證是他的上司,後來擔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法委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任建新。

柳傳志出生在1944年的上海,那時候父親柳谷書是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南京西路辦事處的辦事員,五歲時隨父親入京,高中畢業後,1961年保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西軍電”,現在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攻讀雷達專業。畢業幾年後,進入中科院計算所當研究員,進行磁記錄電路研究。

曾茂朝只能給柳傳志20萬的貸款,但答應科學院計算所的招牌可以用,計算所多年積累的技術成果可以“轉化”,創辦的公司有自己的人事權、財務權、經營權,他們在計算所的職務和編制還能保留,工資照領。曾茂朝當時想的是,當計算所沒有了財政撥款,興許這個公司能解決資金問題。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就這樣,1984年10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成立了。總共11個人,所裡的業務處長王樹和被任命為總經理,柳傳志和張祖祥被任命為副總經理,此外還有賈婉珍,王世英,李天福,謝松林,馬文豹,龐大偉,周曉蘭,賈緒福這8個所裡的同事。

辦公地點是計算所給的一間傳達室,“房子是石頭砌起來的,外面是深灰色,裡面被隔成兩間,水泥地面,石灰牆壁,朝南有個門,北牆有個窗。沒有沙發,沒有老闆椅,沒有寫字檯,當然也沒有電腦。”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公司開了幾個月,除了倒彩電被騙了14萬,賣電子錶、滑冰鞋、褲衩也都沒掙到錢,最後大家還是利用起了專業技能:電腦組裝、培訓、維護。

1985年,中科院購買了500臺IBM電腦,等著開箱驗收的消息傳到了公司裡,柳傳志為之一振。

那時候的電腦屬於高精尖產品,普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驗收、安裝、培訓和維護都需要專業團隊。在以計算所名義提出申請和公司各種爭取下,終於拿到了這項業務。

曾茂朝的妻子,計算所研究員胡錫蘭那年夏天從自家樓上看到了一個場景:烈日下,柳傳志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將一堆計算機從大院門口搬進來,柳傳志滿頭大汗,衣服溼透,聯想元老李勤把褲子捲到了大腿上,氣喘吁吁。

這是他們賺到了第一桶金:70萬元。

1984年末,倪光南成了聯想的第12位員工。當年45歲的倪光南,是國內頂尖級的計算機專家。柳傳志他們看中的,是他研發的LX-80漢字圖形微型機。

這種微型機是計算機早期在中國的衍生種類,已不復存在。那時候的電腦,由於硬件性能的限制,還難以很好的處理漢字,因此誕生了LX-80這種專門處理漢字需求的微型機。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倪光南1961年從南京工學院(現在的東南大學)無線電系畢業後,分配到中科院計算所研製外圍設備的第六研究室輸入組工作。他參加過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臺大型電子管計算機119機的工作,擔任外圍設備的值班長,負責調機,後來擔任插件(線路)組長,負責設計和改進線路。此後一直從事輸入研究。

1981年,倪光南應邀到加拿大國家研究院擔任年薪43000加元的訪問研究員,他利用這一難得的機會掌握了C語言和微處理器技術,並在1983年回國。

1974年倪光南就提出,在漢字輸入時,應該充分利用計算機的處理能力來輔助漢字輸入,比如輸入一個“中”字,計算機就應該提示“國”或者“國人民”,以此提高效率,他將這種方法稱之為“聯想式漢字輸入方法”。當然,這個如今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長期的技術積累、在國外的深造研究、以及回國時自費買回來的一批Z80微處理器等,倪光南很快就將聯想式漢字輸入等漢字處理技術整合在一個微機系統上,這就是LX-80。

在1984年4月23日深圳市的“電腦產品及應用成果展覽會”上,倪光南的LX-80和IBM的PC進行了一番漢字處理的比試。IBM的PC用軟件CCDOS來處理漢字,每秒只能顯示幾十個漢字。而LX-80用硬件處理漢字,每秒可以顯示1000個左右的漢字,LX-80在處理速度上完勝。

不過倪光南是清醒的,他知道這種微機終將被PC所淘汰。

漢卡如今同樣已經銷聲匿跡。這是一種擴展卡,在前面提到那種PC機無法很好處理漢字操作時,作為一種輔助硬件,等同於把LX-80作為輔助設備添加到了IBM上。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小米的老闆雷軍90年代初大學還沒畢業時創辦的第一家公司,業務就是做山寨的漢卡,而那時候隨著計算機硬件的發展,漢卡已經日薄西山,剩不了幾年光景。

1985年6月,第一塊“聯想式漢卡” (LX-PC)上市,倪光南到公司的3年中,率領技術人員連續研製出8種型號的“聯想漢卡”, 更新了3個版本,開發出一套功能齊全的“聯想式漢字系統”。

那時候,電腦還是高科技,用電腦的多是科研單位和政府機關,電腦價格不菲,漢卡也利潤頗高。最早的聯想漢卡,成本不到2000元,每塊售價是4000多元,銷量最大的七型漢卡,成本是1260元,售價則是每塊2500元。1986年,聯想漢卡賣出1300張,1987年已經賣出了6500張,到1996年聯想漢卡停止生產,在這十來年的生命期中,聯想漢卡總共賣出16萬張。

1988年,聯想漢卡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本來聯想漢卡只被評為二等獎,出於榮譽和營銷的需要,聯想公司骨幹、現在的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郭為受命改變局面。

因為漢卡往往搭配電腦銷售,聯想漢卡的成功,又反哺了聯想的電腦業務。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1990年,聯想開始向國內市場推出聯想牌電腦,當年銷售2000臺,到1995年時,銷售已經超過10萬臺,當之無愧成為了國產電腦第一品牌。

1989年的11月19日,科學院計算所公司正式改名為聯想集團。

雖然漢卡成就了聯想,倪光南卻黯然退場。

1995年6月30日上午,聯想集團董事會宣佈解除倪光南總工程師和董事的職務。1999年9月10日,時任聯想集團控股公司董事長的曾茂朝在中科院7樓會議室宣佈,解聘倪光南,他的股份被聯想收回。

“柳倪之爭”,以倪光南被完全踢出局畫下句號。

現在回過頭看,柳傳志和倪光南之爭,說到底是對聯想戰略和發展的控制權之爭。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在聯想以“一卡得天下”時,倪光南在公司的話語權可想而知,但在漢卡逐步被技術淘汰後,倪光南在聯想的話語權也就無足輕重,他的“漢字系統事業部”也被改名為“軟件事業部”。各種衝突下,兩個人的關係劍拔弩張,柳傳志表示再無法與倪光南共事,倪光南則四處告狀,大有把柳傳志送進監獄之心。

這一場工程師和企業家之爭,最終柳傳志完勝。在聯想的正史《聯想風雲》裡面,倪光南被描寫成一個“謙虛、內斂、執著和多疑”的人,“當然在他的內心深處也有一些東西讓人恐懼,那就是自負、偏執、兇狠和不顧一切。”

這倒很像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喬布斯去世後依然是蘋果公司的代名詞,但設計、打造出蘋果第一臺電腦的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卻少有人知,他後來同樣被喬布斯踢出了蘋果公司,不過他依然是硅谷富翁。

聯想往事:沒有他,柳傳志還在賣旱冰鞋

1996年,已經被聯想解除了職務的倪光南和柳傳志還同住在中關村東小區,柳傳志住4樓,倪光南住5樓,兩人相見時,已經無言。

“有時我正好碰見他從樓裡面走出來,他沒有和我打招呼,就一頭鑽進自己的奔馳裡。我無所謂,推著單車慢慢地走過去,但透過小車的反光玻璃,我看不清他的表情。後來他就搬往別墅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