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視狼顧”之相除了司馬懿,還有一人更厲害

鷹眼狼顧,分為鷹眼和狼顧。鷹眼,顧名思義就是形容一個人目光銳利,對同樣一件事情看的要比普通人更加透徹。而且這種人野心很大,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磨難,經常是看準時機出手。這種人善於觀察和思考,對自己的目標非常有耐心,所以像老鷹捕食一樣,一出手基本不會失敗,往往都會取得特別大的成功。但是這種人由於對身邊的人都處處提防,不會輕易相信別人,所以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或者會處處提防著他。

“鷹視狼顧”之相除了司馬懿,還有一人更厲害

狼顧,字面意思就是狼回頭看。大多數人不知道,狼這種動物可以在身體保持前行不扭轉的情況下,頭部卻能180度轉向。所以這個詞就形容一個人野心特別發。而且狼在古代是一種令人討厭的動物,從狼心狗肺,狼狽為奸這些詞就可以看得出來。所以相傳有這種特點的人,都是狼心狗肺,無惡不作的壞人。而且由於這種人野心勃勃,心術不正所以相傳這種人都是帝王之命。而鷹眼狼顧結合,就有了鷹眼的銳利和狼的野性,這種人野心特別大,但是更會偽裝自己,在機會合適時出手,一擊斃命。中國歷史上有倆個人具備這樣的特點。

“鷹視狼顧”之相除了司馬懿,還有一人更厲害

GIF

第一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馬懿,其實他本沒有反叛之心,只想做一個臣子,所以有句話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且最後稱帝的是他的孫子司馬炎。之所以反叛是因為當時魏國皇帝老是刁難他,害怕他謀反,最後逼迫無奈,只好起兵。據說曹操早就聽說過他有鷹眼狼顧這個特徵,所以在一次機會中就試了他,他猛然的一回頭,眼神就像狼一樣犀利。曹操大驚,相信這個事情,從此便對他有了防備之心,因為曹操知道這種人野心大,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被他算計。曹操一度想殺了他,但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並且他與曹丕關係很好,所以曹操到死都沒有殺了他。以至於後來他奪取了魏國的江山。

“鷹視狼顧”之相除了司馬懿,還有一人更厲害

另外一個就是就是袁世凱,《讓國御前會議日記》中記載:袁世凱鷹視狼顧,久蓄逆謀,故景月汀謂其為仲達第二,初被放逐,天下快之,奈何引虎自衛。可以看出他也和司馬懿一樣,有這個特徵。袁世凱是北洋軍閥領袖,在1915年自己宣佈稱帝,一時間人們對他罵聲四起,因為大多數人都不認這個皇帝,所以各地都發起來反抗他的號角。最後迫於壓力,83天后自己宣佈取消了自己皇帝一職。後世對於他的評級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一個十足的惡人,不知羞恥立自己為皇帝。當然也有人說他對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鷹視狼顧”之相除了司馬懿,還有一人更厲害

不管是司馬懿還是袁世凱,他們都是有野心有實力,而且他們二人都具備鷹眼狼顧這個特點,但是後人對他們評價也是有好有壞,這或許就是巧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