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线生”上不了好大学?高考志愿这么填,等于多考20分!

高考结束,孩子们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

但家长还不可以!因为十几天后还将面对另一个严峻的考验——高考志愿填报。

于是,学霸天又来支招啦!这次与大家一起分享三个方面的问题:压线生如何填报志愿;一二本合并后如何避免“高分低就”;新高考地区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一、压线生如何填报志愿

刚过一本或二本分数线,还想报个好点的大学或专业,该怎么办?下面这些填报小技巧,以供参考,希望对家长、考生有所帮助。

1、一本压线生志愿填报技巧

(1)刚到一本线考生,要求稳

尽量不要再考虑录取分数线较高的专业了,要避免热门专业竞争带来的落档。考生最好搜集一些自己相对满意的一本线内录取分数线最低的院校或者院校里面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的专业,将近三年或五年的录取分数线对比,取平均录取分数线,而不是最低录取分数线。给自己留有余地,让分数绰绰有余,以提高录取率。

(2)注意“冲一保二”

一些985、211大学都会有分校或分校区,成绩刚过线的孩子可以考虑这些大学的分校和校区,这样被录取的机率会大一些。如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等等。填报志愿前多搜集一下相关信息,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

其实,游走在一本线边缘的考生,在二本线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因此,一批求稳,二批就可以报好院校和好专业,由于分数相对高,录取的可能性也会增大。考虑到毕业后就业问题,好的专业或学校比“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重要,毕竟学校名声和专业实力都在那。

(3)冷热门专业结合

由于分数不占优势,“压线”考生最好可以接受较为冷门的一些学校和专业,这样可以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另外,服从调剂也会增加录取机会。

有一些老牌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实力强大。这些学校由于办学久,底子厚,基础扎实,在某个专业领域里有很强的实力。如西南政法大学、江苏大学、燕山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等等。

但这类学校的实力专业也都很抢手,所以对于刚过线的考生不建议报抢手专业。如果对专业不是很挑剔的话,可以尝试填报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并服从专业调剂,毕竟找工作时毕业院校的名气也很重要。

(4)文理科反填

文理科反填,即文科生选择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理科生选择文科院校的理工科专业,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低分”进入一个相对较好的大学,因为这些专业开设时间相对较短,各方面实力相比较弱。

(5)选择专项计划

国家为扶持贫困地区,会设立一些专项招生计划,只有贫困地区的考生才可报考,以便贫困地区的考生能够以较低的分数上理想的大学。

(6)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和免费定向生

招收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和免费定向生的院校有的由中央财政负担,有的由地方政府负担,有的由定向企业承担。“免费生”除了不需要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得到一定的生活补贴和享受毕业后分配工作等优惠政策,且能够以较低的分数读到较好的大学。

因此,高考分数没有优势,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毕业后愿意长期从教的考生可填报“公费师范生”,毕业后愿意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考生可填报“免费医学生”,心仪某所高校、愿意到边远地区或艰苦行业工作的考生可填报“免费定向生”。

注意:“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必须从事中小学教育6年。“免费医学生”必须在乡镇卫生院工作6年以上。“免费定向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限内,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2、二本压线考生填报志愿技巧

以上一本“压线”考生填报技巧在二本填报中(将学校或专业自动切换到二本院校范围内)也可套用,用来搜集相关信息和锁定报考院校和专业,这里就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如果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考生可以关注各个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这类学校因为收费较高,常常在第一次录取中无法录满,二本压线生可以尝试。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二本及以下批次的“压线”考生,要避开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和热点地区;从规避被退档风险的角度考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谨慎考虑,不要轻易填报“不服从”,珍惜“服从专业调剂”带来的机会。

“压线生”上不了好大学?高考志愿这么填,等于多考20分!

二、一本二本合并后高考志愿如何填报

近几年,不少地区一、二、三本志愿填报合并,如山东、上海、海南、浙江等地区将一本二本合并,四川、重庆、广西、河北等地区将二本三本合并,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1、避免“高分低就”

政策没有变化前,为填报和管理方便,人为地将所有本科院校划分为一本和二本批次,如理科一本院校约600所、二本院校约1000所,合并前大家只需要在各自批次内择选录取成绩接近的院校即可。而合并后则必须面对近2000所院校的海量信息。而且,所有学校均按名称首字母来排列顺序,一些名校的二级学院或者民办院校,十分接近名校本部,如果没有充分的信息储备来甄别,就很容易出现“600多分上民办”的“高分低就”现象。

2、志愿填报数量变多,更不能掉以轻心

一二本合并以后的16个平行志愿,基于安全考虑,考生一般会全部填满,再加上每个院校需要填6个专业……这意味着考生、家长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这就

需要提前收集整理相关院校信息,尤其要看好学校最新的招生章程,确定哪些专业还在招生、招多少、外地和本地比例等等。因为,近年很多院校在合并或新开一些专业,可能去年有的专业今年就没了,或去年没有,今年就新开了,考生要避免因专业撤销出现的落档现象。

3、不以学校名字做判断,要综合评价

很多学校名字很响亮,非常有可能引来外省不了解内情的考生及家长的青睐,但其实这些学校在当地属于乏人问津的弱校。而一些好学校因为名字或者地理位置等吸引力不够,导致无人问津。因此,要综合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要轻易判断一所学校的“好坏”。

家长、考生要到各院校官网上去搜集信息或电话咨询,学校统一订购的报考指南(大厚本)要仔细研究。注意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不要听信谣言或小道消息。

4、在专业选择方面要有远见

专业选择一定要结合未来就业、发展地域来判定,比如计算机在京津沪就发展比较好;而相对安稳保守的地区,则可考虑利于考公务员的专业。

如果高考成绩实在不理想,那就要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不那么好的学校选择较好的专业。选择在本地更有竞争力的专业,毕竟有些大学的专业,在当地的认可度还不错。

三、新高考地区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新高考比“旧”高考的信息多10倍

“旧”高考:表格里虽然写1400所学校是总的数目,其实按批次分一下会更少,比如本一批只有两百多所高校。

新高考:要从1.8万个专业(类)中挑选,因为“院校+专业”成了一个志愿单位。

这就意味着必须要对这所学校各个专业实力有所了解,还必须对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有所权衡,如果分数不是很理想的话,选择将难上加难,所以,必须提前做好规划。

2、新高考不再分一本、二本院校

浙江新高考分三段,分别按实考人数的20%、60%、90%确定。也就是高考分数排在前20%的学生,可以优先选择所有学校的所有专业,不再有一本、二本、专科的区别,很有可能原来的二本院校这时就被“填满”。如果还是想当然的区分“一本、二本”学校,很有可能直接掉档。

赶快去应用商店下载“师之app”了解最新最全的教育资讯,更有大牌入驻解答热点难题,为您带来专属的知识盛宴,快来加入吧!

“压线生”上不了好大学?高考志愿这么填,等于多考20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