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凭借“天赋秉异,聪明”不用努力就可以被哈佛录取么?哈佛教授说:还有这好事儿?

只是凭借“天赋秉异,聪明”不用努力就可以被哈佛录取么?哈佛教授说:还有这好事儿?

读哈佛的大牛们都是天赋秉异,智商奇高而且不用努力刻苦血刺就顺利的申请到哈佛的么?

Joe Blitzstein是统计数据的教授。毕业于哈佛大学,之前曾经参与了哈佛大学的招生工作,他有自己的看法。

只是凭借“天赋秉异,聪明”不用努力就可以被哈佛录取么?哈佛教授说:还有这好事儿?

我曾经参与过哈佛大学的本科招生工作,但是我没有参与哈佛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所以我要说一下我的看法。

哈佛本科的招生:这是我们系我自己亲身的经历(对于其他系部门的招生我没经历过)。我们系部门从来不会招只是聪明,但不努力的学生。至少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学生进入哈佛。我们要的不是那种游戏人间的学生,而是希望能够录取那些在自己在自己所在领域工作取得成果,拥有热情,并具潜力的学生。而具备这些素质需要学生勇于挑战自己,需要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或是在教室里投入时间精力,而不只是取得很高的分数。

哈佛的研究生招生:有可能,但是也不太可能。当然,这是实话,哈佛研究生招生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招生部门会更看重申请者本身素质,而不是眼不见经传的所谓“聪明”。而即使这些只是很“聪明”学生真的以后申请进了哈佛,那么相比于那些从很小就建立起工作伦理理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哈佛的学习经历也会更加痛苦。

只是凭借“天赋秉异,聪明”不用努力就可以被哈佛录取么?哈佛教授说:还有这好事儿?

结论:我教过许多Stat 110课程的学生,他们告诉我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要在数学学科上耗费很多精力和努力。他们这些学生申请进入哈佛的时候在数学上并不努力,但是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在其他领域都是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努力学习的(即使他们很聪明)。其中一个学生曾经跟我说过:

Stat 110 课程是这学期我学习的最有益,智力挑战最大最有趣的课程,它打消了我“上大学后就不会努力学习”的顾虑。在办公时间和晚上在房间里思考问题的时间里,我从没觉得自己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努力,尤其是因为,从高中时候我就开始接触这些高级数学课程,那个时候我在努力成为一个高效的微积分学习机器。

我觉得他说自己拥有“上大学就会不努力学习的顾虑”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我对于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和变聪明的轨迹很感兴趣,比对用统计学来衡量什么是“聪明”更感兴趣。

许多美国高中(还有大学)在教授学生数学的时候都是采用的“输入式”教学法,这些课程教学生成为一个不合格的学习机器而不是一个逻辑思考者,它强调记忆而不是理解。如果你来到哈佛,你有很大的可能要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根据你自己的目标),而你很可能要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要找到这种方法就要求你努力学习,我还是建议你越早努力越好。

只是凭借“天赋秉异,聪明”不用努力就可以被哈佛录取么?哈佛教授说:还有这好事儿?

最后,给大家分享 象棋大师Tarrasch的一句话:It is not enough to be a good player; you must also play well.

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他的意思是,你的余生不能只是顶着之前的“好棋手”的桂冠,然后希望你余生的每场棋赛都能优于你的对手,想要赢得比赛,你就要集中精神,讲求策略,深谋远虑,评估进步,并不断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