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银行系背景资源:民生盈创拟布局万亿健康市场

整合银行系背景资源:民生盈创拟布局万亿健康市场

民生银行的背景为盈创投资带来了哪些资源,它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由于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加速以及健康消费升级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健康市场正在不断扩容。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2030年将翻倍达到16万亿元。

民生银行旗下的投资管理平台盈创投资,则是计划分食万亿医疗健康蛋糕的一家后起之秀。据了解,盈创投资股东为民生银行工会委员会,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

截至2017年底,盈创投资累计直接和间接管理基金规模近400亿人民币,其中包括政府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地产基金、家族基金等。在成立六年的时间里,盈创投资参与了对分众传媒、纳通医疗、奇虎360等项目的投资。

银行系背景带来整合资源优势

地产和医疗领域是盈创投资聚焦的主要投资领域,在盈创的管理团队中,公司总经理周文光从2003年进入民生银行系统,2012年开始负责民生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业务拓展与投资管理相关部门工作,他在地产等行业的项目投资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目前,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正利好不断。“长期看人口,中期看经济,短期看政策。”刘胜林分析说。长期来说,中国的人口基数世界第一,老龄化速度在加快。而且由于健康消费升级,人们更愿意在健康上投入,这些都促使健康市场扩容。

中期来说,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增,大健康产业作为新兴经济,是其中的重要组成。短期来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是最为关键的政策,各级政府部门后续出台许多配套政策。同时,国家鼓励支持创新创业,以及国产替代。

医疗健康投资机会何在?

谢鹏飞表示,在生物医药领域,由于VIC模式(VC(资本)+IP(核心)+CRO/CMO(服务平台))的逐渐成熟,创新药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原来一家药企想做新药需要同时具备这三要素,现在药企只要有核心知识产权,药的生产制造可以交给另一个企业去完成。具体来说,小分子药物、大分子药物、疫苗、基因药物等创新药都存在投资机会。

在仿制药方面,国家做一致性评价的规定出来后,药品质量得到提升,价格也更加合理。盈创投资将把规模大且技术强的仿制药企作为投资标的。在中药和辅助用药方面,中药的龙头企业尚具一定的投资价值,主要关注品牌大品种和独家品种。

另外,受益于全球新药研发的投入的增长和研发外包需求的增加, CRO和CMO市场近年增速强劲。谢鹏飞认为,CRO\CMO领域国内应该有至少二十家上市公司,现在只有三四家,至少还有十几家的机会。

在医疗器械领域,刘胜林认为,体外诊断产品(IVD)方面虽然由国外厂商占据主流,但国产替代和国产创新趋势明显。医学影像设备超过70%的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占领(尤其GPS,GE、飞利浦、西门子),国产替代空间大。盈创将重点关注有强研发实力和核心技术的大型企业,同时建议规避小型销售型、非主流技术和组装型公司。

在医疗服务领域,刘胜林表示,健康体检是投资蓝海。专业体检占有率在提升,专业化和连锁化是趋势。但健康体检的龙头已经出现,行业内整合态势明显。盈创投资重点关注能够整合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并提供高端医疗服务体验的企业。

另外在医美、口腔医疗、血液透析、康复领域、移动医疗等方面,刘胜林认为也存在投资机会。“盈创投资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聚焦在高端医疗器械和高端医疗服务领域进行投资,参与民族医疗工业和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周文光说。目前,公司也有了相关的项目储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